腱鞘炎打封闭针有副作用吗
腱鞘炎打封闭针有局部副作用如局部感染、组织粘连、皮肤色素沉着,有全身副作用如激素相关副作用,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打封闭针需注意相应事项,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前提下其治疗益处往往可outweigh潜在副作用风险,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一、腱鞘炎打封闭针可能出现的局部副作用
1.局部感染:虽然概率较低,但在操作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导致注射部位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这是因为封闭针注射属于侵入性操作,皮肤表面的细菌有可能进入注射部位引发感染。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局部感染发生率约为0.5%左右,但如果操作环境不符合要求,发生率会有所升高。
2.局部组织粘连:长期多次进行封闭针注射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粘连。这是由于药物注射到组织内后,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组织发生炎性反应,进而出现粘连情况。比如,频繁接受封闭针治疗的腱鞘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指活动时的不适感,甚至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3.局部皮肤色素沉着:部分患者在接受封闭针注射后,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现象。这是因为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皮肤的色素代谢产生影响,导致局部色素沉积。一般来说,这种色素沉着多为暂时性的,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二、腱鞘炎打封闭针可能出现的全身副作用
1.激素相关副作用:封闭针中常用的药物包含糖皮质激素,若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全身副作用。例如,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对于本身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来说,会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因为糖皮质激素会影响糖代谢,抑制胰岛素的作用,进而引起血糖波动。还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它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压上升,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会加重病情控制的难度。另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还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比如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而且在感染发生时,炎症反应可能不典型,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对于儿童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糖皮质激素会干扰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影响骨骼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等。
三、特殊人群打封闭针需注意的事项
1.儿童:儿童腱鞘炎患者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休息、局部按摩、物理治疗等。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封闭针中的激素等药物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如影响骨骼生长、内分泌功能等。只有在非药物治疗无效且病情较为严重时,才会谨慎考虑是否进行封闭针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2.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轻易进行封闭针治疗。因为封闭针中的药物有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虽然目前关于封闭针药物对胎儿具体影响的研究还在不断进行中,但为了最大程度保障胎儿的安全,孕妇在考虑腱鞘炎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保守治疗方法,如果必须进行封闭针治疗,需要充分评估利弊后谨慎操作。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接受封闭针治疗时需格外谨慎,由于封闭针中的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在治疗前需要严格监测血糖水平,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可能需要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案,以确保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避免因血糖波动过大而引发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4.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封闭针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在治疗前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基础水平,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防止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避免因血压过高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腱鞘炎打封闭针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但在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其带来的治疗益处往往可以outweigh潜在的副作用风险。患者在考虑是否进行封闭针治疗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