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耳道耵聍栓塞
外耳道耵聍栓塞是因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致耵聍聚积阻塞外耳道,病因包括耵聍分泌过多和排出受阻,临床表现有耳部堵塞感、听力减退、耳鸣、疼痛等,可通过耳部检查和听力测试诊断,需与外耳道胆脂瘤鉴别,儿童处理要小心,老年人处理要谨慎。
一、定义
外耳道耵聍栓塞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积成团,阻塞外耳道。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由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分泌的分泌物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混合形成。
二、病因
1.耵聍分泌过多:
某些特殊人群,如油性耵聍体质者,耵聍腺分泌旺盛,容易导致耵聍分泌过多。例如,有家族性油性耵聍遗传倾向的人群,其耵聍腺功能相对活跃,分泌的耵聍量比一般人多。
外耳道受到炎症、异物、灰尘等刺激时,也可使耵聍腺分泌亢进,导致耵聍分泌增多。比如长期处于灰尘较多环境中的工人,外耳道经常受到灰尘刺激,耵聍分泌会相应增加。
2.耵聍排出受阻:
外耳道狭窄、瘢痕、肿瘤等病变可阻碍耵聍排出。例如先天性外耳道狭窄的患儿,由于外耳道空间受限,耵聍容易积聚。
老年人肌肉松弛,下颌关节运动功能减退,导致外耳道耵聍排出困难。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外耳道皮肤的弹性下降,肌肉力量减弱,耵聍排出的动力不足,容易发生耵聍栓塞。
外耳道异物、炎症等引起外耳道肿胀,也会影响耵聍的正常排出。比如外耳道被小昆虫等异物阻塞后,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外耳道肿胀,进一步阻碍耵聍排出。
三、临床表现
1.耳部堵塞感:患者可感觉外耳道有异物阻塞,堵塞程度较轻时可能仅有轻微的耳部闷胀感,堵塞严重时会出现明显的耳部堵塞感,甚至影响听力。例如,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时,听力下降较为明显,患者可能会感觉听外界声音模糊不清。
2.听力减退:耵聍栓塞会阻碍声波传入中耳,从而引起听力减退。其听力减退的程度与耵聍栓塞的程度相关,栓塞越严重,听力减退越明显。儿童如果发生外耳道耵聍栓塞,可能会出现对周围声音反应迟钝等情况,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叫名字时没有及时回应。
3.耳鸣: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症状,多为低调的耳鸣声。这是因为耵聍刺激外耳道及鼓膜,引起神经反射导致耳鸣。
4.疼痛:如果耵聍压迫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炎症或损伤时,患者会感到耳部疼痛。尤其在咀嚼、说话时,由于下颌关节的运动,疼痛可能会加重。例如,耵聍栓塞合并外耳道感染时,疼痛会比较明显,患者耳部疼痛较为剧烈,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5.其他:若耵聍刺激外耳道迷走神经耳支,可引起反射性咳嗽;长期的耵聍栓塞还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糜烂、肿胀、肉芽形成等。
四、诊断
1.耳部检查:医生通过耳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外耳道内是否有耵聍栓塞。耳镜可以清晰看到耵聍的大小、位置等情况。例如,在耳镜下可以看到外耳道内有黑色或棕色的团块状耵聍,完全或部分阻塞外耳道。
2.听力测试:对于有听力减退症状的患者,进行听力测试有助于评估听力受损的程度。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包括纯音听阈测试等,可以了解耵聍栓塞对听力的影响程度。
五、鉴别诊断
需要与外耳道胆脂瘤等疾病相鉴别。外耳道胆脂瘤也可出现耳部堵塞感、听力减退等症状,但外耳道胆脂瘤的耵聍一般呈白色或黄色,与外耳道皮肤紧密粘连,不易取出,且常伴有外耳道皮肤的破坏等表现,通过耳镜检查及病史等可以进行鉴别。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外耳道较狭窄,皮肤娇嫩,在处理耵聍栓塞时要特别小心。儿童发生耵聍栓塞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耳部不适而被忽视,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抓耳、哭闹、听力减退等异常表现。如果发现儿童有相关异常,应及时带其就医,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耵聍,如使用温和的冲洗方法,但要注意控制冲洗的压力和水量,避免损伤儿童外耳道皮肤。
2.老年人:老年人耵聍栓塞的处理要更加谨慎。由于老年人外耳道皮肤弹性差,肌肉运动功能减退,在取出耵聍时操作要轻柔。可先使用软化耵聍的药物,如碳酸氢钠滴耳液等,待耵聍软化后再进行取出操作,避免强行取出导致外耳道损伤、出血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如果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处理耵聍栓塞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确保操作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