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的耳聋治疗方法有哪些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高压氧、中医及其他治疗。药物治疗有糖皮质激素(抗炎免疫调节,早期适用,禁忌证者谨慎)、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扩张血管改善供血,无绝对禁忌证,出血倾向者需注意)、溶栓抗凝药物(改善高凝状态,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高压氧治疗可改善缺氧促进修复,适用于适合患者,需排除禁忌证;中医治疗中针灸刺激穴位调节气血,适用于多种患者,中药辨证论治,注意儿童特点;营养神经药物为神经细胞供营养,适用于多数患者,过敏者禁用。
一、药物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
1.作用机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可能通过减轻内耳水肿、改善内耳微循环等发挥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愈率。例如,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改善的比例显著高于未使用的患者。
2.常用药物及适用情况: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等。一般适用于大多数突发性耳聋患者,尤其是发病早期的患者,但对于有严重糖尿病、胃溃疡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二)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
1.作用机制:通过扩张内耳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来缓解症状。临床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可以增加内耳组织的血氧供应,有助于受损的内耳毛细胞等结构的修复。例如,银杏叶制剂等药物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内耳微循环,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广泛应用。
2.常用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适用于各种类型突发性耳聋患者,一般无绝对禁忌证,但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需注意药物的使用风险。
(三)溶栓和抗凝药物
1.作用机制:对于考虑有血液黏稠度增高、微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溶栓和抗凝药物可以溶解血栓、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改善内耳血液循环。部分研究显示,在适当的患者中使用这类药物可能有助于听力恢复。
2.常用药物:如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使用这类药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有出血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禁用,且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
二、高压氧治疗
1.作用机制:高压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增加组织氧含量,改善内耳缺氧状态,促进内耳病变的修复。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尤其是对于一些中重度突发性耳聋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2.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一般适用于适合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需要排除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如未经处理的气胸、纵隔气肿等。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在专业人员严格评估后谨慎进行高压氧治疗,因为儿童的中耳结构等与成人有差异,需考虑气压变化对儿童的影响等因素。
三、中医治疗
(一)针灸治疗
1.作用机制:通过刺激耳部及相关经络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内耳的气血供应和神经功能。临床观察发现,针灸治疗对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有一定帮助。例如,针刺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位可能通过调节耳部局部及全身的气血运行来发挥作用。
2.适用情况: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一般无绝对禁忌证,但对于皮肤感染、有出血倾向等患者需谨慎选择针灸治疗部位等。对于儿童患者,针灸治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操作手法,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二)中药治疗
1.作用机制:中药多通过多种中药成分的协同作用,起到活血化瘀、通窍开音等作用,从而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症状。一些中药复方经过临床研究显示对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例如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方剂可能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等途径发挥作用。
2.注意事项: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进行辨证论治。对于儿童患者,使用中药治疗时需要考虑儿童的药物代谢特点等因素,中药的剂量等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有效。
四、其他治疗
(一)营养神经药物
1.作用机制:营养神经药物可以为内耳的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支持,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维持。例如,甲钴胺等药物能够参与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对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常作为辅助药物使用。
2.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突发性耳聋患者,尤其是考虑有神经受损因素的患者。对于有甲钴胺过敏等禁忌证的患者需避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