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应该怎么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盆底肌训练(通过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适用于轻度及手术前后辅助,妊娠期需专业指导)、生物反馈疗法(利用设备助患者掌握盆底肌收缩放松,适用于能配合且自我训练不佳者)、电刺激疗法(电流刺激增强盆底肌收缩,部分患者适用,有植入设备及妊娠期需谨慎);手术治疗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常用,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中重度及非手术效果不佳者,妊娠期等不适合)、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历史较长,创伤稍大,部分患者适用,需评估风险);药物治疗少,主要有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米多君,为辅助手段,儿童优先非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盆底肌训练
原理: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来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可以增加尿道闭合压,从而减少腹压增加时尿液的漏出。例如,凯格尔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盆底肌训练方法,女性可以在排尿过程中尝试中断排尿,感受盆底肌的收缩,然后进行有意识的收缩和放松盆底肌,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对于男性,也可以进行类似的盆底肌收缩训练。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进行盆底肌训练,但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训练时需要注意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适用人群:适用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作为手术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方法。对于妊娠期女性,适当的盆底肌训练有助于预防和减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但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不当训练导致不良后果。
2.生物反馈疗法
原理:利用生物反馈设备将盆底肌的肌电活动等信息转化为患者可以感知的信号,如声音、图像等,帮助患者更准确地掌握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增强盆底肌训练的效果。例如,患者可以通过生物反馈设备实时看到自己盆底肌收缩时的情况,进而调整训练方式,使盆底肌训练更加有效。
适用人群:适用于能够配合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特别是那些通过自我盆底肌训练效果不佳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配合生物反馈设备的使用,都可以考虑采用该疗法,但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等问题,一般不首先采用生物反馈疗法。
3.电刺激疗法
原理:通过电流刺激盆底神经和肌肉,增强盆底肌的收缩能力,改善尿道括约肌的功能。电刺激可以促进盆底肌肉的神经再生和修复,提高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力。例如,经阴道或经直肠的电刺激治疗可以作用于盆底相关肌肉和神经。
适用人群:适用于部分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那些盆底肌功能较差的患者。对于有心脏起搏器等植入设备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电刺激疗法,避免电流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同时,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首先采用电刺激疗法,除非在医生评估后认为受益大于风险。
二、手术治疗
1.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原理: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一根合成材料制成的吊带,当腹压增加时,吊带可以抬高尿道,增加尿道的闭合压力,从而阻止尿液漏出。该手术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适用人群: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经过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但仍适合手术的患者,在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后可以考虑该手术。但对于妊娠期女性、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一般不适合该手术。
2.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
原理:通过将膀胱尿道周围的组织悬吊,提高膀胱尿道的角度,增加尿道的阻力,从而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该手术历史较长,但相对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创伤稍大。
适用人群:适用于部分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特别是一些复杂情况的患者。对于有严重盆腔粘连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谨慎选择该手术方式。同时,对于老年患者等身体状况较差的人群,需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该手术。
三、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药物相对较少,主要有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例如米多君,它可以通过刺激尿道平滑肌α受体,增加尿道阻力,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且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因为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高血压等。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采用药物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