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病的症状
口腔粘膜病常见症状包括斑、丘疹、水疱、糜烂、溃疡等病损形态,以及唇部、颊部、舌部、牙龈及牙周粘膜等病损部位及相关表现,不同病损形态和部位在形成机制、表现特点、相关影响因素(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上各有差异
一、口腔粘膜病常见症状之病损形态
1.斑:为粘膜上的局限性颜色改变,既不高起也无凹陷,大小不一、形状不定,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例如口腔扁平苔藓可出现灰白色珠光色的斑纹。其形成机制多与粘膜固有层的炎症细胞浸润、色素沉积等有关,不同病因导致的斑在颜色(如白色、黑色、红色等)、边界清晰度等方面可能有差异,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饮酒等可能增加某些斑类病变的发生风险,病史方面有口腔局部长期刺激病史者更易出现相关斑损。
2.丘疹:是粘膜上小的实体性突起,直径一般小于1cm,形状多样,可呈圆形、椭圆形等。例如口腔单纯疱疹初期可出现成簇的小丘疹,随后发展为水疱。丘疹的形成是由于粘膜上皮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等原因,不同疾病引起的丘疹在分布部位、周围粘膜表现等方面有特点,年龄上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时易诱发相关丘疹性病变,病史中有病毒感染病史等情况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3.水疱:为粘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的隆起,直径一般大于1cm时称大疱。例如天疱疮可出现薄壁的大疱。水疱的形成是因为粘膜上皮内或上皮下组织间隙有液体聚集,其病因涉及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不同疾病的水疱在疱壁厚度、易破裂程度、分布位置等方面有区别,年龄因素对其发生影响不大,但免疫力较低的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力缺陷者)更易出现严重的水疱性病变,生活方式中过度疲劳等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诱发,病史中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需警惕相关水疱性口腔粘膜病。
4.糜烂:为粘膜上皮的部分缺损,未累及上皮全层。表现为红色、湿润的创面,表面光滑。例如口腔粘膜溃疡愈合过程中可出现糜烂阶段。糜烂的形成是上皮的部分脱落,其原因包括局部刺激、感染等,不同原因导致的糜烂在愈合速度、周围组织反应等方面有差异,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口腔卫生不良等可能加重糜烂情况,病史中有口腔局部损伤病史者易出现糜烂。
5.溃疡:是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可深达粘膜下层。有圆形或椭圆形等多种形状,表面覆盖有坏死的假膜。例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凹陷、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围有红晕的病损。溃疡的形成与炎症、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类型溃疡在好发部位、疼痛程度、愈合时间等方面有特点,年龄上儿童、青壮年等都可能患病,生活方式中精神紧张、熬夜等可能诱发溃疡,病史中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族史者发病几率相对较高。
二、口腔粘膜病常见症状之病损部位及相关表现
1.唇部病变:唇红部是口腔粘膜病的好发部位之一。例如慢性唇炎可表现为唇部干燥、脱屑、皲裂,严重时可有渗出、结痂。不同年龄人群唇炎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舔唇等不良习惯诱发,老年人可能与唇部血液循环较差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中长期风吹、日晒等可加重唇部病变,病史中有唇部过敏史者更易在接触过敏原时出现唇部病变。
2.颊部病变:颊粘膜也是常见的病损部位。例如白色角化病多发生于颊部,与长期机械刺激(如牙齿咬合线部位的长期摩擦)有关,表现为颊部灰白色、边界不清的斑块。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口腔卫生不良、长期咀嚼槟榔等可能增加颊部病变风险,病史中有口腔局部长期刺激病史者易出现颊部相关病变。
3.舌部病变:舌部病变多样。例如地图舌表现为舌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形似地图样。年龄上儿童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中饮食不均衡、维生素缺乏等可能诱发地图舌,病史中有维生素缺乏病史等情况可能导致舌部出现此类病变。舌部还可能出现舌乳头炎等病变,不同舌部病变在症状表现、病因等方面各有特点,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4.牙龈及牙周粘膜病变:牙龈及牙周粘膜病变也属于口腔粘膜病范畴。例如牙龈缘炎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等。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口腔卫生不良是重要诱因,病史中有牙周疾病既往史者更易出现牙龈及牙周粘膜的病变,儿童时期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可能为成年后牙周粘膜病变埋下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