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语言发展、行为和兴趣方面存在早期表现,如社交互动中对呼唤名无反应、缺乏眼神交流、对他人情感缺乏共鸣;语言发展上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运用能力异常;行为上有刻板重复行为、对环境变化强烈抵抗、对某些物品有特殊偏好;兴趣方面兴趣范围狭窄、对特定事物过度专注
一、社交互动方面的早期表现
1.对呼唤名无反应:在婴儿6-9个月时,正常儿童通常能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可能对此无明显反应。这是因为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的基础环节就存在障碍,他们的注意力难以被正常地引导到与自身相关的社交信号上,例如家长呼唤其名字时,他们可能不会像正常儿童那样将目光转向呼唤者或者表现出相应的回应行为。
2.缺乏眼神交流:正常儿童在婴儿期就开始逐渐发展眼神交流能力,比如3-4个月时会对亲人的脸有注视并产生互动性的眼神接触。但自闭症儿童在早期往往表现出回避眼神接触的情况,在与他人交流时,很少主动与对方进行目光对视,或者目光对视时间很短,这影响了正常社交互动的建立,因为眼神交流是社交沟通的重要非语言方式。
3.对他人情感缺乏共鸣:正常儿童在看到他人哭泣时可能会表现出关心、模仿等情感共鸣行为,而自闭症儿童早期可能对他人的情感表达无动于衷,不能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比如在同伴表现出悲伤情绪时,他们不会有相应的安慰等社交回应行为,这是由于其社交认知和情感理解方面存在发育缺陷。
二、语言发展方面的早期表现
1.语言发育迟缓: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发展上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一般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简单的单词,1.5-2岁能说短语,但自闭症儿童可能到2-3岁还不会说有意义的单词,或者虽然会说话,但语言发展模式异常。例如,可能会出现重复语言,即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者自己之前说过的话,而不是根据情境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2.语言运用能力异常:正常儿童能够将语言用于社交互动、表达需求等。而自闭症儿童早期可能存在语言运用方面的问题,比如虽然会说话,但不能用语言来恰当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往往采用非语言的方式,如拉扯大人的手去拿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用语言说“我要那个”;或者出现语言刻板现象,使用固定的、与情境不相关的语言表达,例如一直重复特定的广告词等。
三、行为方面的早期表现
1.刻板重复的行为:自闭症儿童早期可能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如频繁地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无目的的重复,并且很难被打断。例如,有的儿童会长时间不停地拍手,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他们都会持续进行这种刻板动作,这是由于其大脑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行为模式异常,这种刻板行为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社交活动。
2.对环境变化的强烈抵抗:正常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而自闭症儿童早期可能对环境中的微小变化表现出强烈的抵抗。比如家里家具的摆放位置稍有变动,或者日常的生活流程稍有改变,如吃饭的时间、路线等,他们就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表现出烦躁、哭闹等反应。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对环境的变化难以像正常儿童那样进行灵活的调整,需要维持固定的环境和生活模式来获得安全感。
3.对某些物品的特殊偏好:自闭症儿童早期可能对某些特定的物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偏好,例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像只玩圆形的物品,而对其他种类的玩具不感兴趣;或者对某些物品的特定部分特别关注,如只关注玩具的轮子等。这种特殊偏好也是其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可能与他们的感官处理异常有关,他们可能通过对特定物品或物品部分的关注来获得某种感官刺激。
四、兴趣方面的早期表现
1.狭窄的兴趣范围:正常儿童的兴趣范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广泛,而自闭症儿童早期往往表现出狭窄的兴趣范围。例如,只对某一类特定的事物感兴趣,如只对汽车的品牌、型号等非常关注,而对其他更具普遍性的儿童兴趣事物,如绘画、故事等不感兴趣。这种狭窄的兴趣范围限制了他们接触和学习更多新事物的机会,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2.对特定事物的过度专注:自闭症儿童早期可能会对某一特定事物过度专注,例如长时间盯着一个旋转的物体看,完全沉浸其中,对外界的其他事物视若无睹。这种过度专注的行为与正常儿童对事物的正常探索和兴趣不同,是一种偏离正常发展的兴趣表现,反映了他们在注意力和兴趣指向方面的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