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声带息肉
喉咙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的良性增生性病变,由声带黏膜上皮细胞长期受炎症刺激或用声不当等致局部异常增生形成,常见病因有
用声不当与过度用声、上呼吸道感染、接触刺激性致病因子,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发音疲劳、喉部异物感,可通过喉镜检查、嗓音功能评估诊断,较小初发息肉可保守治疗,较大或保守无效需手术治疗,可通过合理用声、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预防
一、喉咙声带息肉的定义
喉咙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主要是由于声带黏膜上皮细胞受到长期炎症刺激或用声不当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组织。
二、喉咙声带息肉的常见病因
1.用声不当与过度用声:长期发声不当,如长时间高声讲话、演唱等,或者一次性过度用声,多见于教师、歌手、销售人员等职业人群。例如,歌手在高强度排练或演出时,声带频繁振动摩擦,易引发声带黏膜损伤,进而促使息肉形成。
2.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炎症会刺激声带黏膜,使黏膜充血、水肿,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组织增生形成息肉。儿童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未及时有效控制,也可能增加声带息肉的发病风险,因为儿童的声带组织相对娇嫩,更容易受炎症影响。
3.接触刺激性致病因子: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如棉尘、粉笔灰等)或化学气体(如甲醛、二氧化硫等),会刺激声带黏膜,引发慢性炎症,逐渐诱发声带息肉。长期吸烟的人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声带黏膜产生刺激,也是声带息肉的高危因素之一,吸烟不仅影响局部黏膜状态,还可能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间接影响声带组织的修复。
三、喉咙声带息肉的临床表现
1.声音嘶哑:这是声带息肉最主要的症状,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而异。较小的息肉可能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随着息肉增大,声音嘶哑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发声困难甚至失音。儿童声带息肉患者声音嘶哑情况可能更易被家长忽视,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往往是在家长发现其说话声音与平时不同才引起重视。
2.发音疲劳:患者在发声时会感觉费力,需要更用力才能发出声音,且容易出现发音中断、气息不足等情况,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和演唱等活动。
3.喉部异物感:部分患者可感觉喉部有异物堵塞感,但咳不出、咽不下,尤其是在发声后异物感可能会更明显。
四、喉咙声带息肉的诊断方法
1.喉镜检查:是诊断声带息肉的主要方法,包括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电子喉镜等。通过喉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声带表面是否有新生物,以及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等情况。例如,电子喉镜检查清晰度高,能更精准地发现微小的声带息肉。在儿童进行喉镜检查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2.嗓音功能评估:可以通过声学分析等方法评估患者的嗓音质量,如嗓音的基频、响度、谐波等参数,帮助判断声带息肉对嗓音功能的影响程度。
五、喉咙声带息肉的治疗
1.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初发的声带息肉,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包括禁声休息,让声带得到充分的恢复时间,这对儿童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合理的禁声休息有助于声带组织的自我修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减轻声带的炎症水肿。但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要注意儿童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2.手术治疗:当声带息肉较大、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等。手术可以直接切除息肉组织,恢复声带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减少对儿童声带发育的影响。
六、喉咙声带息肉的预防措施
1.合理用声: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注意正确的用声方法,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声,发声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儿童在学习说话阶段,家长要引导其正确发音,避免过度喊叫;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要注意合理安排用声时间,定时休息。
2.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儿童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累及声带引发息肉。
3.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于长期处于粉尘或化学气体环境中的人群,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尽量避免吸烟和处于二手烟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刺激性物质对声带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