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精索静脉曲张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是双侧阴囊内蔓状静脉丛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青少年及青壮年易患,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有长期站立等生活方式及家族史者易发病;临床表现有无症状或阴囊坠胀疼痛等,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诊断;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保守适用于无症状或轻症,手术用于有明显症状等情况;对生育和睾丸健康有影响,需定期随访复查及监测生殖功能。
一、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定义与解剖基础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是指双侧阴囊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精索内静脉解剖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易发生曲张,左侧精索内静脉呈直角注入左肾静脉,阻力较大;右侧精索内静脉以锐角注入下腔静脉,相对阻力较小,但双侧均可发病。年龄方面,青少年及青壮年相对更易出现,这与该阶段生殖系统发育活跃,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男性发病概率高于女性,生活方式上,长期站立、久坐等可增加腹压,影响精索静脉回流,增加发病风险;有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更易患双侧精索静脉曲张。
二、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囊坠胀、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区,站立、行走时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青少年患者可能因阴囊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这与高温环境影响睾丸内精原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发育有关,年龄越小,对生殖功能的潜在影响可能越严重。
2.体征表现
体检时可触及阴囊内迂曲的静脉团,左侧多于右侧,但双侧均可能存在,触之呈蚯蚓状。
三、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站立位检查时更易发现曲张静脉,可初步判断曲张程度,一般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时看不到曲张静脉,但可摸到静脉团;中度时外观正常,但可摸到静脉团;重度时阴囊表面可见明显曲张的静脉。
2.超声检查
是诊断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精索静脉的内径、血流速度等情况。一般认为精索静脉内径大于2mm考虑可能存在曲张,而且通过超声还能观察睾丸的形态、体积等情况,对于评估睾丸的受损程度有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睾丸在超声下的正常参考值有所差异,医生需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四、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休息时抬高阴囊等,以促进静脉回流。对于青少年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保守治疗可能是观察等待的一种方式,密切监测阴囊坠胀等症状变化以及生殖功能相关指标,如精液常规等,因为此阶段有部分患者可能随着身体发育,曲张情况有一定变化。
2.手术治疗
对于有明显症状且影响生育或睾丸生长发育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等。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具有复发率低、对睾丸功能影响小等优点,能更精准地结扎曲张静脉,保护睾丸动脉等重要结构,对不同年龄患者的生殖功能保护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有生育需求的青壮年患者,可最大程度减少对睾丸生精功能的不良影响。
五、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对生育及健康的影响
1.对生育的影响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睾丸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发育,使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增加等。对于男性患者,尤其是有生育计划的人群,会显著增加不育的风险。不同年龄阶段的男性,生育潜力不同,青少年患者若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其成年后的生育能力,因为睾丸生精功能在生长发育阶段受到长期影响后,难以完全恢复。
2.对睾丸健康的影响
长期的精索静脉曲张还可能导致睾丸萎缩等情况,影响睾丸的内分泌功能,使雄激素分泌减少等,进而影响男性的第二性征发育以及整体健康状况,对于青少年患者,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六、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随访与监测
1.定期复查
对于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需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观察曲张静脉的变化以及睾丸的相关指标。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对于青少年患者,随访频率可能相对更密集,因为其生长发育较快,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通过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生殖功能监测
尤其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要定期监测精液常规等生殖功能指标,了解精子质量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年龄较小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要关注其生殖系统的发育情况与精索静脉曲张病情的关联,及时给予恰当的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