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颊炎和手足口病区别

来源:民福康

咽颊炎通常指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是常见传染病,二者均由肠道病毒引起。咽颊炎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等引发,以柯萨奇A组16型常见,症状为发热、咽峡部疱疹溃疡,多见于17岁儿童,夏秋季高发,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病程约1周;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A组16型,表现为发热、手和足等部位皮疹疱疹,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易感,春夏季高发,普通病例居家隔离对症治疗,重症需住院。儿童是高发人群,孕妇感染有特殊风险,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可能较重。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

一、定义

1.咽颊炎:通常指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

2.手足口病: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

二、病原体

1.咽颊炎: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最为常见。

2.手足口病:多种肠道病毒都可引发,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A16)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三、症状表现

1.咽颊炎:潜伏期为24天,常急骤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9℃之间),少数患者体温超过38.5℃时可出现惊厥,部分患者体温可超过39℃。患者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一般没有明显的皮疹,即使有也仅少数情况出现在口腔周围。

2.手足口病: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四、高发人群与高发季节

1.咽颊炎:多见于17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2.手足口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同样好发于春夏季,此时气温和湿度适宜病毒的生存和传播。

五、治疗方法

1.咽颊炎: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发热时,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敷额头、使用退热贴等;若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烧药。同时注意口腔护理,可用淡盐水漱口。一般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为1周左右,偶有延迟至2周者。

2.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可居家隔离治疗,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对症治疗方法与咽颊炎类似。重症病例需要及时住院治疗,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多数患者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是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低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患手足口病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有无惊跳等情况。在患病期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疱疹引起疼痛。同时,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孕妇:孕妇感染肠道病毒后,一般症状与普通人群相似,但可能会增加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感染等风险。因此,孕妇要注意预防,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如果不慎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正在接受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较重,恢复时间可能较长。这类人群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在疾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七、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无论是咽颊炎还是手足口病,都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要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2.环境卫生: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清洁,经常通风换气,定期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

3.避免接触传染源: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果身边有患病的人,要避免与之密切接触。

了解疾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于机体感染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婴幼儿群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手足口病病原体是什么?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发生于儿童的疾病,它的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多见的有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以及接触传播是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它是有传染性的,因此在儿童患病后一定要做好隔离。
手足口病鸡蛋可以吃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患了手足口病鸡蛋是能吃的,患了手足口病以后在饮食方面必须要加强营养,吃鸡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正常情况下需要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清淡的食物比较好。吃鸡蛋并不会影响手足口病的治疗也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情况。
手足口病患者家里要消毒吗?
付兰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患者家里是需要消毒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密切接触,因此每日要对患者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消毒,且清洗厕所及室内地板时要使用消毒用品,保证室内干净卫生,整个过程要戴手套,每次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另外居室还要经常通风,家居物品如
手足口病会全身起红点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正常情况下不会全身起红点,手足口病一般体目前手部、足部、臂部、臀部会有表现出红色疱疹,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如果用手抠破疱疹,则会造成发炎,造成全身起红点。手足口病平时注意开窗通风,防止去人多密集的地方,避免造成交叉感染,注意室内清洁,保持卫生,勤换衣褥。
大人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
付兰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大人患有手足口病,早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疲倦、低热、腹痛等症状。一般在大人发热数天内口腔黏膜、手部、足部等处即可形成散在的水疱,并且具有一定的疼痛感。随着疾病的发展,如果累及神经系统,大人会伴有烦躁、头痛、呕吐等情况。若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还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口唇发绀,以及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
宝宝手足口病有些什么症状?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如下:可以有发热,烂嘴,双手足掌侧面包括边缘,(不包括背面有红疹或红疹上面起白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可以伴随双侧膝盖及周围或臀部伴随红疹。(类似大痱子样的红疹。
成人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成人手足口病主要的症状也是会表现出发热,口腔表现出红肿溃疡,严重的会表现出一些其他的神经甚至于胃肠道的症状。因为成人手足口病也是由肠道病毒造成来的,而且症状并不会有什么特殊区别,一旦确认成人手足口病,首先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然后就是对症处理就可以,只要没有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恢复还是很快的。
手足口病应该挂什么科?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应当挂感染科或者是传染科。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五岁以下婴幼儿童。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造成的传染性疾病。急性起病,一般会表现出厌食,轻微咳嗽等表现,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表现出疱疹。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传染。多给孩子喝水,多运动,多晒太阳,来提高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有哪些?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属于儿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手足口病,早期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手掌,足底及臀部可见斑丘疹或者皮疹,如果病情加重容易诱发心肌炎、病毒性脑炎和重症肺炎。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为手足口病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和肠道病毒的7
手足口病是几类传染病?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现病例需要在24小时内上报。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20余种,以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EV71最为多见。这种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泛,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途径均可传播,5岁以下尤其易感。预防主要是防止接触患病儿童,不吃不摸污染
手足口病的病因是什么
李晨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一般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并且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且婴幼儿和儿童都有普遍的易感性,一般以五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多,患儿和隐性的感染者都为主要的传染源,可以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的分泌物、唾液以及疱疹液等广泛传播,其中密切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比如孩子接触到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食物、玩具、奶瓶、床上用品以及内衣等均可引起感染,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
李晨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案,没有特异性的抗手足口病药物,并且不使用像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或者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治疗本病。但是,可以通过口服的药物以清热解毒,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在日常生活中,要嘱咐孩子清淡饮食,做好孩子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并且积极控制发热。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李晨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是发热、厌食、咽喉痛,一些患儿还会出现一些其他不适,如手脚会出现扁平的红色皮疹或者水泡等。手足口病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还应注意隔离,避免发生传染,因为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
小孩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感染性疾病,患有手足口病原因比较多,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和患有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会出现交叉感染,从而得手足口病。另外在其高发季节,在空气以及相应食物或物体中可能存在着相关手足口病病原体,如果不注意手卫生或者自身免疫力低下,都会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严重会怎样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引起急性传染性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足底等皮肤粘膜会出现疱疹、皮疹等皮肤损伤。手足口病严重时会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肺炎,同时会诱发心力衰竭。如果通过血脑屏障也会引起脑损伤诱发病毒性脑炎,另外还会诱发肺水肿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还会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引起呼吸衰竭,所以要早诊断,早治疗。
手足口病初期是小红点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病情的初期是会有小红点一样的表现,此种小红点一般是红色小的丘疹,但是发病部位多是在手掌、足底、口腔黏膜、唇周等区域,并且会逐渐发展为小水泡。除了有皮疹以外,手足口病的患儿还会伴有发热、头疼、咽喉疼痛、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的症状,这些是手足口病的整体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