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腰疼痛是怎么回事
跑步后腰疼痛常见原因有肌肉拉伤、腰椎小关节紊乱、椎间盘退变或损伤、腰部筋膜炎,针对不同原因有相应应对及预防建议,如肌肉拉伤需停止运动、冰敷热敷等,预防要热身、保持正确姿势等,腰椎小关节紊乱可专业复位及注意休息预防,椎间盘退变或损伤要及时就医及注意姿势等,腰部筋膜炎要休息、物理治疗等及注意保暖等。
一、跑步后腰疼痛的常见原因
1.肌肉拉伤
原因:跑步过程中,腰部肌肉突然剧烈收缩或过度拉伸,例如跑步姿势不正确、运动前未充分热身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腰部肌肉拉伤。研究表明,不恰当的跑步动作会使腰部肌肉承受超出其正常负荷的力量,从而引发损伤。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但年轻人由于运动强度较大等因素相对更易出现;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运动习惯不良者风险较高。
表现:腰部疼痛较为明显,可能伴有局部肿胀、肌肉紧张等,活动时疼痛加剧。
2.腰椎小关节紊乱
原因:跑步时腰部的突然扭转、屈伸等动作可能引起腰椎小关节的位置改变或错位,导致腰椎小关节紊乱。这种情况在有不良跑步姿势、腰部力量不均衡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年龄上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生活方式中运动方式不当者易出现。
表现:腰部疼痛较剧烈,多为刺痛或绞痛,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尤其是旋转、侧弯等动作受限明显。
3.椎间盘退变或损伤
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会逐渐发生退变,而跑步时的冲击力会加重椎间盘的负担。如果本身存在椎间盘退变基础,跑步就可能导致椎间盘损伤,如椎间盘突出等。年龄较大者椎间盘退变相对明显,风险较高;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等也会增加椎间盘退变风险;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表现:除了腰部疼痛外,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疼痛程度可因损伤程度而异。
4.腰部筋膜炎
原因:跑步过程中腰部肌肉反复收缩,导致腰部筋膜处于紧张状态,长期如此可引发腰部筋膜炎。另外,寒冷、潮湿的环境也可能诱发腰部筋膜炎。生活方式中长时间跑步、运动后受寒等情况易导致腰部筋膜炎;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
表现:腰部弥漫性疼痛,晨起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可能加重,活动后稍有缓解,但过度活动又会加重疼痛。
二、针对不同原因的应对及预防建议
1.肌肉拉伤
应对:首先要停止跑步等剧烈运动,进行适当休息。早期可采用冰敷的方式,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24-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运动前要充分进行热身活动,尤其是腰部的拉伸等准备动作;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避免腰部过度扭曲或用力不当;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跑步。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青少年要在正确指导下进行跑步运动,避免过度运动;老年人跑步时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速度,注意腰部保护。
2.腰椎小关节紊乱
应对: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等专业治疗来纠正腰椎小关节的位置,但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腰部再次受到扭转等动作。
预防:跑步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突然的腰部扭转动作;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腰部的稳定性,例如进行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锻炼,但要注意运动幅度和强度;运动前做好腰部的准备活动,提高腰部关节的灵活性。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青少年要避免过于剧烈的扭转腰部的运动;老年人在跑步等运动时要缓慢转动腰部,防止小关节紊乱发生。
3.椎间盘退变或损伤
应对:如果出现椎间盘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物理治疗(如牵引、按摩等)、药物辅助治疗(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用法用量)等方法。
预防:对于年龄较大者,要注意保护腰椎,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等不良姿势;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适度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腰椎的稳定性;跑步时选择合适的跑鞋,提供良好的缓冲,减少对椎间盘的冲击力。儿童青少年要养成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过早进行过度剧烈的腰部负荷运动;有既往腰部病史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跑步等运动。
4.腰部筋膜炎
应对: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可以进行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来缓解疼痛,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
预防:跑步后要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寒;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避免腰部筋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运动后进行适当的腰部放松活动,如腰部的舒展运动等;对于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环境工作的人群,要注意腰部的防护,如佩戴护腰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青少年运动后要及时添加衣物保暖;老年人要注意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预防腰部筋膜炎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