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佝偻病的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佝偻病有骨骼系统、肌肉松弛、其他系统等症状,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差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人工喂养儿及光照不足儿童易患,需关注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一、骨骼系统症状

1.头部表现

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由于骨样组织增生致颅骨软化,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可有乒乓球样感觉。这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颅骨发育异常。婴儿时期颅骨生长较快,维生素D不足时,钙磷代谢紊乱,颅骨局部骨化障碍。

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婴儿,额骨、顶骨双侧向外隆起,形成方颅。这是由于骨样组织增生,使额骨、顶骨的骨膜下成骨过多所致。

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前囟可增大至2-3cm,闭合延迟可迟至2-3岁。正常婴儿前囟在1-1.5岁闭合,佝偻病患儿由于钙磷代谢失常,骨样组织不断增生,影响了颅骨的正常发育和闭合过程。

2.胸部表现

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形成钝圆形隆起,以两侧第7-10肋最明显,似串珠样。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肋骨部位的软骨发育异常,钙盐沉积障碍,导致肋骨局部增生。

鸡胸或漏斗胸:胸廓畸形,鸡胸是胸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前突;漏斗胸是胸骨下段向内凹陷,形似漏斗。这是由于胸部骨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佝偻病影响,出现形态改变。婴儿时期胸廓的发育与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密切相关,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胸廓骨骼发育异常。

3.四肢表现

手镯或脚镯:6个月以上婴儿腕、踝部因骨样组织堆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为手镯或脚镯。这是因为长骨端骨样组织增生,导致局部肿胀。

下肢畸形: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膝内翻)或“X”形腿(膝外翻)。学步前婴儿以站立和行走为主要活动,此时骨骼的强度和韧性受维生素D缺乏影响,容易发生变形。

二、肌肉松弛症状

1.全身肌肉松弛:患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表现为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由于钙磷代谢紊乱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不良,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受到影响,使得肌肉力量减弱,运动能力发展迟缓。例如,正常婴儿在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抓物,而佝偻病患儿可能到较晚月龄才能达到该运动发育水平。

2.腹壁肌肉松弛:严重者腹部膨隆如蛙腹。这是因为腹部肌肉无力,不能正常维持腹部的形态,导致腹部脂肪堆积相对明显,外观呈蛙腹状。

三、其他系统症状

1.神经精神症状

易激惹、烦闹:患儿常出现烦躁不安,夜间哭闹等表现。这是由于佝偻病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维生素D缺乏影响了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使患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易激惹等症状。婴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维生素D缺乏对其影响更为明显,容易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

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由于多汗刺激头皮,患儿常摇头擦枕,形成枕秃。多汗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增多。而摇头擦枕导致枕秃,是因为头部多汗,患儿不适而频繁摇头,与枕头摩擦导致枕部头发脱落。

四、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表现

1.婴儿期(0-1岁):主要以骨骼系统早期表现为主,如颅骨软化、前囟增大等,神经精神症状也较为突出,多汗、易激惹等表现明显。因为婴儿期是骨骼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相对较大,若缺乏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2.幼儿期(1-3岁):除了骨骼畸形如方颅、胸廓畸形、下肢畸形等进一步明显外,运动功能落后的表现更突出,坐、立、行等能力发展较正常儿童迟缓。此阶段幼儿开始学习行走等大运动,骨骼畸形会影响其正常运动功能的发展。

五、特殊人群提示

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这类婴儿在胎儿期维生素D储备不足,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更高,更容易发生活动性佝偻病。应在出生后尽早补充维生素D,一般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补充,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因为早产儿自身储存的维生素D较少,而生长速度快,对维生素D的需求增加,所以需要特别关注其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情况。

2.人工喂养儿:如果人工喂养的婴儿配方奶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或者未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的辅食,容易发生活动性佝偻病。家长应选择维生素D含量合适的配方奶,并按照辅食添加原则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等。因为人工喂养的婴儿不能像母乳喂养婴儿那样从母乳中获得一定量的维生素D,所以需要家长更加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来源。

3.光照不足的儿童:长期室内活动、冬季出生等光照不足的儿童,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容易患活动性佝偻病。家长应鼓励儿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日光照射,一般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可满足维生素D合成需求。光照不足会影响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增加佝偻病发生风险。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佝偻病怎么查出来?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根据孩子临床表现和医生体格检查结果,再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就可以明确佝偻病的诊断了。临床表现包括易惊、汗多、毛发稀疏且竖起或有枕后脱发圈,医生体格检查时发现宝宝有方颅、肋骨外翻、鸡胸、手镯脚镯、X型腿或O型腿等骨骼畸形;抽血检测血中维生素D的指标下降,甚至于血钙降低。如果查出以上这些,尤其是血中维生素
佝偻病缺乏什么元素?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的又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儿童,主要是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影响钙质的吸收,会导致孩子四肢长骨的软骨板和其他骨组织钙化不全,最终形成骨骼发育的畸形和软化。出现佝偻病,需要及时处理,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制剂补充维生素D,每天增加日照时间,但是要避免直接暴晒于阳光下;每天加强孩子的营养摄入
佝偻病是缺什么元素?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患有佝偻病,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所以此种疾病也被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而维生素d的缺乏,也许是孕期目前的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也可能是日照不足、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等原因引起。也不排除是药物或是疾病的因素导致,例如孩子目前患有胃肠道、肝胆方面的疾病或是患有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疾病,所以
宝宝佝偻病可以治好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的佝偻病百分之九十几是可以治好的,因为它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者钙缺乏,进行适当的营养剂的补充和食物的补充,大多数都是可以好的。个别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导致的,治疗比较困难或者治疗时间比较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小孩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患者,通常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夜惊、夜啼、易激惹的情况,还会伴有夜间睡觉不安稳、烦躁、多汗、经常醒等症状。而当患者病情发展至活动期,患者可能会有颅骨软化的情况,头围也会有所增大,还会出现“鸡胸样”畸形。并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伴有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贫血、肌肉无力以及发育
两个月宝宝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如下:夜间休克、出汗、夜间嘈杂、厌食、牙齿晚、变薄、站立晚、说话晚等,需要积极治疗以防止后遗症,后遗症包括佝偻病、鸡胸、方头骨等,现阶段的症状只要继续使用维生素AD滴剂和钙制剂如碳酸钙D3颗粒,这些症状就会逐渐改善,平时多晒太阳。
佝偻病活动初期主要表现?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活动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容易激惹、多汗刺激头皮、夜间哭闹不安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体内的钙磷代谢紊乱加重,还会出现骨骼改变的现象,六个月以内的患儿会出现颅骨软化的现象,表现为颅骨薄、前囟周围软等,六个月之后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头围增大,头颅外观呈方形的现象。患者需要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来治疗,病情严
宝宝佝偻病怎么预防?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宝宝佝偻病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降低佝偻病的发生几率。其次需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多照射阳光可以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合成。给予辅食时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此外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保健体检,如果有异常症状能够及时发现,降低疾病发生率。如果2岁以内的宝宝出
怎么预防婴儿患佝偻病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预防婴儿患佝偻病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防止影响钙的吸收。其次需要定期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利用。此外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的体检,发现营养缺乏时及时补充,可以减少佝偻病的发生几率。同时注意观察3~18个月期间孩子是否发生多汗、枕秃、易激惹、烦躁等癫痫佝偻病症状,
九个月宝宝还没有长牙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九个月宝宝还没有长牙可能是正常情况,也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原因引起。 1.正常情况 宝宝长牙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4-10个月之间开始长牙。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出牙延迟,宝宝可能还伴有多汗、夜惊、烦躁等症状。 3.甲状腺功能减
佝偻病症状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小儿佝偻病主要表现为夜惊、入睡困难、烦躁、头汗较多、精神状态差、食欲减退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会出现前囟门闭合延迟、方颅、枕秃、甚至骨骼的异常改变,比如鸡胸、肋骨外翻,还有可能影响四肢长骨,出现O型腿和X腿,有些佝偻病的患者还可能发生骨折。因此佝偻病在临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患儿补充维生素D,防止佝偻病的恶化。
佝偻病能不能治好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佝偻病可以治好,佝偻病分很多种情况,临床中常见的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的缺乏造成的营养性的佝偻病,这种佝偻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使病情痊愈。在治疗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佝偻病主要选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还有些佝偻病,比如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低磷抗D佝偻病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些佝偻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治疗相对复杂一些。
抗维生素D佝偻病会遗传吗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佝偻病的一种,属于遗传性的佝偻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这种疾病不同于维生素D营养缺乏性的佝偻病。这种佝偻病的发病率相对来讲较营养缺乏性的佝偻病的发病率低,治疗也较营养性佝偻病治疗困难,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要终生服用活性维生素D,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佝偻病的治疗,一定要区分引起佝偻病的因素,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佝偻病能不能治好
沙宁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佝偻病一旦发生了明显的骨骼畸形,一般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只能通过一些体格训练或者一些被动方法来进行矫正。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主要特征是生长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软化不全而导致,主要损害是长骨的发育不全。佝偻病治疗主要是在预防方面,就是在宝宝生下来之后就给维生素D口服。
佝偻病能治好吗
高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佝偻病能够治好,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产生很多危害,比较常见是骨骼出现畸形,如髋外翻畸形,可能会导致女童在成年以后引发骨性产道异常,另外还会导致胸部畸形,进而引起心脏与肺部组织受压,使其功能出现障碍,此外还会导致生长以后发育迟缓,如出牙延迟、牙齿排列不齐、智力发育迟缓以及运动发育落后等。建议一旦确诊佝偻病,一定要及时进行有效规范治疗,能够
新生儿佝偻病早期症状
杨娟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和或者钙、磷缺乏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成骨不良所致的,属于营养性骨病,轻的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出现颅骨软化的表现,在枕骨和顶骨后部按压的时候可以有乒乓球的感觉,前囟门增大、颅缝增宽,由于颅骨变软,头颅可以出现变形。如果是体重较重或者日龄较大的新生儿,可以有肋骨串珠、手镯和脚镯样表现,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出现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