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常见病因有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和局部刺激因素(环境、饮食);临床表现有局部(咽喉红肿、异物感等)和全身(病毒感染伴发热等,细菌感染全身症状更明显)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非药物措施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水、饮食调整)和局部护理(温盐水含漱);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需密切观察严重情况,成年人合理用抗菌药、避免过度用嗓,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疾病和营养支持。
一、咽喉肿痛的常见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常见的如普通感冒病毒、EB病毒等感染可引发咽喉肿痛。例如,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后,咽喉部黏膜受到刺激,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肿痛。一般来说,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毒感染引发的咽喉肿痛可能相对更易导致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等情况。
细菌感染:像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从而出现咽喉肿痛,还常伴有扁桃体充血、肿大,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在成人中,细菌感染导致咽喉肿痛也较为常见,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特点,细菌感染引发的咽喉肿痛也需及时就医判断是否需要抗菌治疗。
2.局部刺激因素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或者吸入有害气体,如吸烟、接触工业废气等,会刺激咽喉黏膜,导致咽喉肿痛。对于长期吸烟者,咽喉黏膜长期受到烟雾刺激,更容易出现慢性炎症导致的咽喉肿痛情况;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粉尘较多的人群,如煤矿工人等,也易因咽喉黏膜受粉尘刺激而出现咽喉不适。
饮食因素: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量食用辣椒、火锅等,会灼伤咽喉部黏膜,引起咽喉肿痛。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饮食偏好,过多摄入这类刺激性食物易出现咽喉肿痛情况,需提醒其注意饮食均衡。
二、咽喉肿痛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特点
1.局部表现
咽喉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红肿明显,有时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附着。在儿童扁桃体炎发作时,肿大的扁桃体可能会影响呼吸,尤其是夜间睡眠时可能出现打鼾、呼吸不畅等表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患者可能感觉咽喉部有异物感、灼热感等,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对于成年人,若因感染出现咽喉肿痛,吞咽时疼痛会影响进食,从而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需要适当调整饮食,选择软食、流食等。
2.全身表现
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病毒感染时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细菌感染导致的咽喉肿痛,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如高热、寒战等,成人可能会感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
三、咽喉肿痛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咽喉部的外观,查看黏膜是否红肿、扁桃体大小及有无脓性分泌物等。对于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时,要更加耐心、轻柔,以顺利完成检查,了解咽喉部的基本情况。
2.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往往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通过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帮助医生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从而指导后续治疗。例如,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而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四、咽喉肿痛的治疗原则(非药物主要措施)
1.一般治疗
休息与饮水: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多饮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对于儿童,要保证其充足的休息时间,鼓励其多饮水,家长可以通过制作有趣的水杯提醒孩子定时饮水。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在儿童咽喉肿痛期间,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咽喉,可提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咽喉疼痛。
2.局部护理
含漱:使用温盐水含漱,可起到清洁咽喉、减轻炎症的作用。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协助其进行含漱,但要注意避免误咽。一般每次含漱时间不宜过长,数秒即可,每天可进行多次。
五、不同人群咽喉肿痛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咽喉肿痛时,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呼吸情况等。如果儿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吞咽困难严重等情况,要立即就医。儿童的咽喉相对狭窄,感染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所以对于儿童咽喉肿痛要更加警惕。
2.成年人
成年人咽喉肿痛时,若为细菌感染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嗓,让咽喉得到充分休息。例如,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成年人,在咽喉肿痛期间要减少讲话次数,让咽喉得到恢复。
3.老年人
老年人咽喉肿痛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咽喉肿痛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所以老年人出现咽喉肿痛时,除了针对咽喉肿痛进行治疗外,还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基础疾病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