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怎么办
牙龈萎缩有牙周病、刷牙方法不当、不良修复体、年龄因素、全身性疾病等常见原因,预防需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纠正不良习惯、控制全身性疾病,治疗包括牙周治疗(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和修复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各自牙龈萎缩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牙龈萎缩的原因
牙龈萎缩的常见原因包括:
牙周病: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引发牙龈炎症,若未及时治疗,炎症会逐渐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龈萎缩。例如,有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中牙龈萎缩的发生率较高,菌斑指数与牙龈萎缩程度呈正相关。
刷牙方法不当:如用力过猛、使用硬毛牙刷等,长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损伤牙龈,导致牙龈萎缩。不同年龄段人群刷牙方法不当导致牙龈萎缩的概率不同,年轻人因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较弱,若不注意刷牙方法,更容易出现此情况;老年人则可能因牙齿磨损等原因,刷牙时更易用力不当。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会对牙龈造成持续的机械刺激,引起牙龈萎缩。长期佩戴不良修复体的人群,牙龈萎缩风险增加,且不同性别对此的易感性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关注美观,对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萎缩更敏感。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龈会出现生理性萎缩,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退变过程,但也可能加重因其他因素导致的牙龈萎缩程度。老年人牙龈萎缩相对更常见,且随着年龄增加,萎缩程度可能逐渐加重。
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加牙龈萎缩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牙周组织易受细菌感染,从而加速牙龈萎缩进程,不同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不同,对牙龈萎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二、牙龈萎缩的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推荐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不同年龄段人群刷牙需注意,儿童刷牙需要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刷牙效果;老年人刷牙时要避免用力过大,可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尤其是牙齿排列不整齐或有牙缝的人群更应重视。
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每年进行1-2次洁治(洗牙),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如去除牙石、治疗早期牙周炎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口腔检查和洁治频率可适当调整,如吸烟人群由于烟草对口腔的不良影响,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口腔检查和洁治。
纠正不良习惯:避免用牙齿咬硬物、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减少对牙龈的机械损伤。有单侧咀嚼习惯的人群应纠正,以均衡使用两侧牙齿咀嚼,减轻一侧牙龈的过度负担;经常咬硬物的人群要改变这一习惯,防止牙龈受损。
控制全身性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严格遵循医嘱治疗,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牙龈萎缩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规律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从而稳定病情,减少对牙周组织的不良影响。
三、牙龈萎缩的治疗方法
牙周治疗:
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彻底清除牙齿表面和牙周袋内的菌斑、牙石等刺激物,消除牙龈炎症,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是首要的治疗步骤,通过规范的基础治疗,多数患者的牙龈炎症可得到控制。
手术治疗:如果牙龈萎缩较严重,影响美观或出现牙齿敏感等症状,可考虑牙周手术,如牙龈瓣移植术等,通过手术方法增加牙龈的附着面积,改善牙龈萎缩状况。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后选择。
修复治疗:对于因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萎缩,需要重新制作合适的修复体,去除不良刺激因素。在制作修复体时,要确保其贴合牙齿和牙龈,避免对牙龈造成新的损伤。对于牙齿缺失导致邻牙出现牙龈萎缩的情况,可考虑进行义齿修复或种植牙修复,恢复牙齿的正常排列和功能,从而改善牙龈萎缩状况。
四、特殊人群牙龈萎缩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牙龈萎缩相对较少见,但也要注意口腔卫生,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儿童处于牙齿发育阶段,任何对牙龈的不良刺激都可能影响牙齿和牙龈的正常发育,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牙龈萎缩,如避免儿童食用过多甜食,减少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风险。
孕妇: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出现牙龈炎症和牙龈萎缩。孕妇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在孕期进行复杂的口腔治疗。如果孕妇出现牙龈问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处理,因为孕期用药需要谨慎,要优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牙龈萎缩较常见,且常伴有牙齿松动、缺失等问题。老年人要更加注重口腔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选择合适的义齿修复方式,改善咀嚼功能,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保证牙龈和牙周组织的营养供应。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治疗牙龈萎缩时要更加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