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有后遗症么
骨折可能出现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缺血性坏死等后遗症。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因骨折后长时间固定致组织粘连、关节囊挛缩,受骨折部位等因素影响;创伤性关节炎由累及关节面骨折复位不佳致关节面不平整磨损引发,与关节面复位等因素有关;肌肉萎缩是因患肢长时间不能正常活动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受骨折部位等因素影响;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与骨折部位血供、感染等因素相关;缺血性坏死因骨折致血管损伤使骨组织血供不足,受骨折累及血管等因素影响。
产生原因:骨折后长时间固定,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同时关节囊也会挛缩,从而引起关节僵硬,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例如,上肢骨折后若固定不当,肩关节可能出现活动受限,无法正常抬举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恢复相对成人可能更具挑战,但如果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也能较好改善;而老年患者本身关节功能有所退化,骨折后更容易出现关节僵硬且恢复较慢。
影响因素:骨折的部位、固定的时间长短、康复训练开始的时机及是否规范等都会影响关节僵硬的发生。比如,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更容易导致关节僵硬,因为关节面不平整会进一步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固定时间超过3周,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早期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晚,关节僵硬越严重。
创伤性关节炎
产生原因:当骨折累及关节面时,骨折复位不佳,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后就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例如,膝关节骨折后如果关节面复位不良,随着患者的行走等活动,关节软骨不断受到摩擦破坏,逐渐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不同年龄层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关节软骨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如果骨折损伤严重,也可能影响关节发育进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老年患者本身关节软骨已有一定退变,骨折后更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影响因素:骨折是否累及关节面、复位的质量、骨折愈合后的关节稳定性等是关键因素。关节面复位越差,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可能性越高;骨折愈合后关节存在不稳定情况,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促进创伤性关节炎的发展。
肌肉萎缩
产生原因:骨折后患肢长时间不能正常活动,肌肉缺乏有效的收缩刺激,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比如,下肢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腿部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逐渐萎缩,表现为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在年龄方面,儿童肌肉萎缩后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恢复相对较快,因为儿童的肌肉再生能力较强;而老年患者肌肉萎缩后恢复较为困难,且容易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可能有所不同,会影响肌肉萎缩的恢复程度。生活方式上,原本运动量较大的患者骨折后肌肉萎缩相对更明显,需要更积极的康复干预来预防和改善。
影响因素:骨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固定时间、康复训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都会影响肌肉萎缩的程度。例如,大腿骨折比小腿骨折更容易导致明显的肌肉萎缩,因为大腿肌肉体积大,废用后的萎缩更显著;固定时间越长,肌肉萎缩越严重;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晚、训练强度不够或不规范,肌肉萎缩恢复越差。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产生原因:多种因素可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如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不佳,像胫骨中下1/3骨折,由于该部位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差,骨折后容易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感染也是重要因素,骨折部位发生感染会破坏骨折端的血运和组织修复环境,阻碍骨折愈合;此外,固定不牢固、患者年龄过大或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糖尿病等)也会影响骨折愈合。对于儿童患者,其骨代谢活跃,一般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如果是严重的骨折且伴有基础疾病,也可能出现延迟愈合;老年患者本身骨代谢缓慢,加上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更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影响因素:骨折部位的血供情况、是否发生感染、固定是否稳定、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等是主要影响因素。血供越差的部位,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风险越高;发生感染后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几乎必然会导致骨折不愈合;固定不牢固会使骨折端不断受到微动,不利于骨痂生长,从而影响愈合;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
缺血性坏死
产生原因:某些骨折部位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例如,股骨头骨折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容易受损,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距骨骨折后也可能出现距骨缺血坏死。这与骨折导致血管损伤,进而使骨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发生缺血性坏死的概率有所不同,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如果是严重的骨折导致的缺血坏死,也会影响儿童的髋关节发育;老年患者发生缺血性坏死后果相对更严重,会明显影响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骨折是否累及主要血管、骨折复位情况、治疗时机等是关键。骨折累及主要血管越严重,缺血性坏死发生的可能性越高;骨折复位不佳可能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增加缺血性坏死风险;治疗时机延误,会使缺血的骨组织损伤加重,增加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