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足肌腱炎是怎么回事
鹅足肌腱炎是膝关节内侧鹅足肌腱的炎症,其解剖结构重要,不同人群发病风险有差异;病因包括过度使用、创伤、退行性改变;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与康复有非药物治疗(休息、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预防要合理运动、加强肌肉锻炼、注意膝关节保护。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鹅足肌腱炎是指位于膝关节内侧的鹅足肌腱发生的炎症。鹅足是由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肌腱在胫骨近端内侧相互交织形成的一个类似鹅足的结构,其解剖位置对于膝关节的稳定和运动等有着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由于活动量、膝关节受力等不同,发生鹅足肌腱炎的风险有所差异,比如经常进行跑步、爬山等膝关节屈伸活动较多运动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鹅足肌腱炎。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长期膝关节过度使用等情况的人群,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二、病因
1.过度使用:长期反复进行膝关节屈伸动作,如长跑、频繁上下楼梯等,会使鹅足肌腱不断受到牵拉、摩擦,从而引发炎症。对于热爱运动的年轻人,尤其是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群体,过度使用是常见病因。例如长跑爱好者长期高强度训练,膝关节频繁屈伸,鹅足肌腱承受过多应力,易导致炎症发生。
2.创伤:膝关节的急性扭伤,如在运动中膝关节突然扭转等情况,可能直接损伤鹅足肌腱,引发炎症。有明确膝关节急性扭伤病史的人群,发生鹅足肌腱炎的几率相对较高。比如打篮球时突然的膝关节扭转,可能导致鹅足肌腱受伤进而发炎。
3.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增长,肌腱会出现退行性变化,弹性和韧性降低,更容易发生炎症。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肌腱的退行性改变较为常见,所以相对更易患鹅足肌腱炎。
三、临床表现
1.疼痛: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疼痛可呈隐痛、钝痛或锐痛,在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如上下楼梯、蹲起等动作,疼痛往往会加重。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略有不同,老年人可能疼痛相对较持续,而年轻人在剧烈运动后疼痛更为明显。比如老年人日常行走时可能就会感觉膝关节内侧隐隐作痛,而年轻人在运动后马上就能感觉到膝关节内侧疼痛加重。
2.肿胀:炎症反应可导致膝关节内侧局部肿胀,肿胀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可看见明显的肿胀外观。
3.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炎症,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比如屈伸困难、旋转活动不自如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活动受限相对更明显,因为其本身关节活动度就不如年轻人,再加上肌腱炎症,活动受限会更显著。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膝关节的详细体格检查,比如按压膝关节内侧鹅足肌腱附着处,观察是否有明显压痛,还会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测试,如抗阻力屈膝试验等,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鹅足肌腱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检查力度等,但基本的检查方法是相似的。
2.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肌腱的形态、厚度以及是否有炎症等情况;MRI检查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肌腱、周围软组织等的详细结构,对于诊断鹅足肌腱炎及其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例如通过MRI可以明确肌腱是否有水肿、撕裂等情况。
五、治疗与康复
1.非药物治疗
休息:让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加重肌腱的损伤,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患者,休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治疗。比如运动员发生鹅足肌腱炎后需要停止相关高强度运动,充分休息。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超短波、冲击波等治疗方法。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冷敷在急性损伤期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在物理治疗时需要注意温度等的适宜性,比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温度不宜过高,而老年人可能对温度的感知相对不敏感,需要更谨慎操作。
康复锻炼:进行针对性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锻炼和关节活动度锻炼,比如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膝关节屈伸的渐进性锻炼等。康复锻炼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逐步进行,以避免过度锻炼加重损伤。例如年轻人可以相对较快地增加锻炼强度和难度,而老年人则需要循序渐进,从较小的活动量开始。
2.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减轻炎症和疼痛,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不过这里只需提及药物类别,不涉及具体用药指导。
六、预防措施
1.合理运动: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运动强度和姿势,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要合理安排,比如年轻人运动时要避免突然的高强度运动,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
2.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通过锻炼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有助于稳定膝关节,减少肌腱的受力,从而降低鹅足肌腱炎的发生风险。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肌肉锻炼方法,如老年人可以进行坐位抬腿等相对简单的肌肉锻炼。
3.注意膝关节保护:在进行可能损伤膝关节的活动时,如上下楼梯、登山等,可以佩戴护膝等辅助器具来保护膝关节和鹅足肌腱。不同人群选择护膝时要考虑舒适度和适用性,比如儿童佩戴护膝要选择合适尺寸且不影响正常活动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