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先天因素如鞘状突未闭、脐环未完全闭合及后天腹压增加等可致发病,腹股沟疝有可复性包块等表现,脐疝有脐部包块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等诊断,6个月以下婴儿可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及嵌顿者需手术治疗,预后通常良好,早产儿、低体重儿、女婴及有家族史小儿需特殊注意。
一、定义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类型。其中腹股沟疝较为多见,是由于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合,导致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向体表突出形成。脐疝则是因为肚脐部位的脐环没有完全闭合,腹腔内容物由此突出。
二、发病原因
1.先天因素
腹股沟疝: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伴随睾丸下降的鞘状突通常在出生后不久闭合。若鞘状突未闭合,就会形成一个通道,当小儿哭闹、腹压增加时,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可通过这个通道突出到腹股沟区甚至阴囊,形成腹股沟疝。这种情况在早产儿、低体重儿中更为常见,因为他们的鞘状突闭合时间相对较晚。
脐疝:胎儿时期,脐带周围的组织发育过程中,脐环需要逐渐闭合。如果脐环在出生后仍未闭合,直径较大时,腹腔内容物就容易从脐部突出形成脐疝。一般女婴发生脐疝的概率相对略高一些,可能与女性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特点有关。
2.后天因素
腹压增加:小儿经常剧烈哭闹、咳嗽、便秘等情况会导致腹压升高。腹压升高时,腹腔内的压力增大,使得腹腔内容物更容易通过潜在的通道突出,从而诱发疝气。例如,小儿长时间剧烈哭闹,使得腹腔内压力持续增高,就可能促使原本有鞘状突未闭等情况的小儿发生腹股沟疝。
三、临床表现
1.腹股沟疝
可复性包块:在小儿站立、行走、哭闹或剧烈活动时,腹股沟区会出现一个可复性的包块,包块通常呈椭圆形或梨形,大小不一。当小儿平卧休息或用手轻轻按压时,包块可自行回纳到腹腔内,包块消失。有些小儿的疝块可能会降到阴囊内,表现为阴囊的肿大。
局部不适:如果疝块长时间不能回纳(嵌顿),小儿会出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等表现,同时疝块部位会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嵌顿的疝内容物如果是肠管,还可能伴有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的表现。
2.脐疝
脐部包块:脐部可见一球形或半球形的肿物,小儿安静或平卧时,包块可缩小或消失;当小儿哭闹、咳嗽、用力时,肿物又会突出。脐疝的直径一般多在1-2厘米左右,很少超过3厘米。
一般无明显不适:大多数脐疝小儿除了脐部有包块外,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小儿的饮食、生长发育等一般不受影响。但如果脐疝发生嵌顿,就会出现局部疼痛、包块不能回纳,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可初步诊断小儿疝气。对于腹股沟疝,医生会观察小儿腹股沟区是否有可复性包块,还会检查包块的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对于脐疝,主要是查看脐部是否有突出的包块以及包块的特点。
2.辅助检查
一般情况下,小儿疝气通过体格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不需要特殊的辅助检查。但在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或者需要鉴别诊断时,可能会借助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疝内容物的情况,判断是否有肠管等组织嵌顿以及鞘状突未闭的具体情况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与预后
1.治疗
保守治疗: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其腹壁肌肉可能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强,鞘状突有自行闭合的可能,所以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比如使用疝带压迫腹股沟区或脐部,防止疝块突出,但需要注意疝带的松紧度,避免影响小儿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要尽量减少小儿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
手术治疗:对于6个月以上仍未闭合的鞘状突,以及发生嵌顿的疝气,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疝囊高位结扎术。对于腹股沟疝,手术是在腹股沟区做一个小切口,找到疝囊并进行高位结扎;对于脐疝,手术是将脐环处的疝囊结扎后,修补脐部的缺损。手术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小儿恢复一般较好。
2.预后
小儿疝气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预后通常良好。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后复发的概率较低,脐疝通过手术修补后一般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多数小儿经过治疗后可以正常生长发育,不影响日后的生活和健康。但如果疝气发生嵌顿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所以一旦发现小儿疝气嵌顿,需要立即就医。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这类小儿由于先天发育相对不成熟,发生小儿疝气的概率较高,而且鞘状突闭合的时间更晚,所以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小儿剧烈哭闹,减少腹压增加的因素,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访,评估鞘状突闭合情况以及疝气的发展情况。
2.女婴:女婴发生脐疝的概率相对略高一些,在护理女婴脐疝时,要注意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当女婴出现脐疝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3.有疝气家族史的小儿:这类小儿属于疝气的高危人群,需要在出生后就加强观察。家长要多留意小儿腹股沟区或脐部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包块等情况,要尽早带小儿到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