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积水有哪些原因
双肾积水由多种因素引起,先天性因素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致尿液排出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肾盂;泌尿系统结石中肾结石、输尿管结石阻塞尿路及尿道结石致尿液排出受阻均可引发;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盂、输尿管、膀胱肿瘤阻塞相应部位引起;后天性梗阻性疾病里前列腺增生致尿道狭窄排尿困难、腹膜后纤维化包裹压迫输尿管会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因神经病变致膀胱功能障碍使尿液潴留进而引发,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先天性因素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小儿双肾积水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原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肌层发育异常,导致管腔狭窄,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引起肾积水。在胎儿时期通过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这种狭窄会影响尿液的正常引流,随着年龄增长,肾积水可能逐渐加重,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对于婴幼儿,若发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导致的双肾积水,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病情,考虑是否需要手术干预来解除狭窄,恢复尿液通畅。
2.膀胱输尿管反流:由于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抗反流机制发育不全,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引起双肾积水。这种情况在儿童中相对多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与先天发育有关,继发性可能由尿路感染、外伤等引起。膀胱输尿管反流会使细菌容易在肾脏内定植,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长期反流还可能导致肾脏瘢痕形成,影响肾功能。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根据反流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轻度反流可通过定期随访观察,严重反流可能需要手术纠正反流情况。
二、泌尿系统结石
1.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结石可发生在肾脏或输尿管内,当结石阻塞尿路时,会导致尿液排出障碍,引起梗阻上方的肾盂和输尿管扩张积水。无论是肾结石还是输尿管结石,都可能引起双肾积水,这取决于结石阻塞的部位和双侧尿路的通畅情况。例如,双侧输尿管同时被结石阻塞,就会出现双肾积水。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通过超声、CT等检查可明确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对于结石引起的双肾积水,需要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等,以解除结石梗阻,缓解肾积水。
2.尿道结石:男性尿道结石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双肾积水。尿道结石多与尿道狭窄、感染等因素有关,结石阻塞尿道后,尿液无法顺利排出,膀胱内压力升高,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导致双肾积水。这种情况在男性患者中相对常见,需要针对尿道结石进行治疗,如较小的结石可尝试通过尿道外口推挤等方法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手术取石,同时要处理可能存在的尿道狭窄等基础病因。
三、泌尿系统肿瘤
1.肾盂肿瘤:肾盂部位的肿瘤可阻塞肾盂出口,影响尿液从肾盂流入输尿管,导致肾积水。肾盂肿瘤多为恶性,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表现。超声、肾盂造影等检查有助于发现肾盂肿瘤。对于肾盂肿瘤引起的双肾积水,需要进一步评估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手术等相应的治疗措施。
2.输尿管肿瘤:输尿管肿瘤也可导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积水。肿瘤可能阻塞输尿管腔,使尿液排出不畅,双侧输尿管肿瘤则会引起双肾积水。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输尿管镜等可明确诊断,治疗上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3.膀胱肿瘤:较大的膀胱肿瘤可能阻塞双侧输尿管开口,导致尿液无法正常从输尿管流入膀胱,进而引起双肾积水。膀胱肿瘤患者可能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通过膀胱镜检查等可确诊,治疗需根据肿瘤的情况采取手术切除、膀胱灌注等治疗方法。
四、后天性梗阻性疾病
1.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狭窄,排尿困难,膀胱内尿液潴留,膀胱内压力升高,可引起输尿管反流,进而导致双肾积水。患者会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通过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等检查可诊断。对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双肾积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以缓解尿路梗阻,改善肾积水情况。
2.腹膜后纤维化:腹膜后组织发生纤维化,可包裹、压迫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梗阻,引起双肾积水。腹膜后纤维化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腹部肿块等表现,通过CT等检查可发现腹膜后纤维化及输尿管受压情况,治疗上可采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等)或手术松解输尿管等方法。
五、神经源性膀胱
1.神经病变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可引起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尿液潴留,膀胱内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输尿管反流和双肾积水。脊髓损伤患者由于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膀胱无法正常排空;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神经病变,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双肾积水,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采取措施改善膀胱功能,如间歇性导尿、药物治疗等,以减轻肾积水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特殊人群如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密切监测肾脏情况,定期进行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双肾积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