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什么原因
胃出血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血管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致胃黏膜损伤)、胃癌(肿瘤侵蚀血管出血);不同人群胃出血有特点,老年人与慢性疾病及用药、修复能力有关,儿童因先天性畸形等,女性与生理期、用药等有关,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因饮酒、吸烟、不规律饮食致胃出血;胃出血衍生表现有黑便(出血量50-100ml时出现,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出血量多、速度快时呈鲜红色,慢时呈咖啡色,提示胃内较多量出血)、头晕、乏力、心慌等(失血致血容量不足)。
一、胃出血的常见原因
1.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导致胃出血较为常见的原因。溃疡可侵蚀胃或十二指肠壁的血管,引起出血。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据相关研究,约70%-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90%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定植,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增强,从而形成溃疡,进而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多见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使得食管胃底的静脉回流受阻,静脉迂曲扩张。当血管压力过高时,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据统计,在肝硬化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出血量大且凶险。这是因为门静脉高压使得这些静脉承受了异常高的压力,血管壁变薄,容易破裂。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多种因素可引起,如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大量饮酒、严重创伤、大手术等应激状态。非甾体类抗炎药会抑制环氧化酶-1(COX-1),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其减少会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发生糜烂和出血。大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和糜烂,进而导致出血。
4.胃癌
胃癌组织生长迅速,血供相对不足,容易发生坏死、溃疡,侵蚀周围血管而引起出血。例如,胃癌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可导致胃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出血可能反复发生,且出血量可多可少。早期胃癌可能症状不典型,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消瘦、黑便等症状,其中黑便往往提示有胃出血的可能。
二、不同人群胃出血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老年人
老年人胃出血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可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增加了胃出血的风险。同时,老年人的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一旦发生胃出血,病情可能进展较快。例如,老年人患有消化性溃疡时,由于其自身修复能力弱,溃疡不容易愈合,血管持续受到侵蚀,出血更容易反复或加重。
2.儿童
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但也可能由一些特殊原因引起,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像梅克尔憩室等。梅克尔憩室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发育异常,可出现异位的胃黏膜组织,这些异位组织可发生溃疡出血。另外,儿童误服腐蚀性物质也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儿童胃出血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儿童的身体机能和耐受性与成人不同,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3.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一般与胃出血无直接关联,但如果女性患有某些与内分泌相关的胃部疾病,如部分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胃黏膜应激性改变,增加胃出血风险。另外,女性如果长期服用避孕药等药物,某些避孕药可能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也可能增加胃出血的可能性。
4.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人群,酒精对胃黏膜的持续刺激会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容易引发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疾病,进而导致胃出血。长期吸烟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胃部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可能导致胃出血。长期饮食不规律人群,如经常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等,会破坏胃的正常消化节律,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容易引发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增加胃出血的可能性。
三、胃出血的相关衍生表现及意义
1.黑便
当胃出血量达到50-100ml时,可出现黑便。黑便是因为血液在胃肠道内被消化液消化,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得大便呈黑色,形似柏油样,所以也称为柏油样便。黑便的出现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2.呕血
如果胃内出血量较大,血液可经口腔呕出。呕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速度。出血量较多、出血速度较快时,呕血可呈鲜红色;如果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胃酸作用后,呕血可呈咖啡色。呕血是胃出血较为明显的表现之一,提示胃内有较多量的出血,需要立即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3.头晕、乏力、心慌等
这是由于胃出血导致失血,引起机体血容量不足,从而出现的一系列表现。当出血量较多时,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会发生血流重新分布,外周血管收缩,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尤其是在体位改变时明显;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会出现乏力;心脏为了弥补血容量不足,会加快心率,患者可感到心慌。这些表现提示患者失血较多,需要及时评估出血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