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退行性病变是什么
颈椎退行性病变是随年龄增长、慢性劳损等因素致颈椎结构功能退变的疾病,年龄、慢性劳损、外伤、先天发育异常是常见病因,椎间盘、骨质、关节突关节、韧带等有病理表现,一般人群有相应症状,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女性、有颈椎外伤史人群有不同表现差异。
一、定义
颈椎退行性病变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慢性劳损等因素影响,颈椎结构和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疾病。人体的颈椎由椎体、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韧带等结构组成,随着时间推移或受到不良因素影响,这些结构会逐渐出现老化、磨损、增生等病理变化。例如,椎间盘会发生水分丢失、弹性下降,逐渐退变;椎体边缘可能出现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会发生软骨磨损、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
二、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的各组织都会出现自然的退行性改变。一般来说,30岁以后颈椎就开始出现轻微的退变迹象,50岁左右通常会有较为明显的颈椎退行性病变表现。老年人由于颈椎长期使用后的损耗,更容易出现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情况。
慢性劳损:长期不良的姿势是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的重要因素。比如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睡高枕或低枕等。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颈椎长时间处于前屈姿势,使得颈椎间盘前侧压力增大,后侧相对松弛,久而久之容易引发椎间盘退变,同时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影响颈椎的稳定性,加速颈椎的退行性病变。
外伤因素:急性的颈部外伤可能会诱发或加重颈椎的退行性病变。例如颈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后,可能会导致颈椎的椎体、椎间盘等结构受损,后续恢复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修复或长期维持不良状态,就容易引发退行性改变。不过相对而言,外伤不是最主要的诱因,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是对于有外伤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关注颈椎的健康状况。
先天发育异常:部分人群由于先天颈椎结构发育异常,如颈椎椎体畸形等,会使得颈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存在结构上的缺陷,更容易在后天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时出现退行性病变。例如先天颈椎椎管狭窄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和颈椎的退变,更容易出现脊髓受压等相关症状。
三、病理表现及相关影响
椎间盘退变: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核心环节之一。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组成,退变时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下降,纤维环出现裂隙甚至断裂。这会导致椎间盘高度降低,颈椎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引起椎体间的异常活动,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等症状,还可能导致颈椎曲度改变,如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等。
骨质增生:椎体边缘由于椎间盘退变、颈椎稳定性下降等因素,会出现骨质增生,即骨刺形成。骨刺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如果骨刺刺激到神经根,可能会引起上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如果刺激到脊髓,可能会导致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等脊髓受压的表现;刺激到颈部肌肉时,会引起颈部肌肉的疼痛、紧张等。
关节突关节退变:关节突关节退变表现为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关节突关节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其退变会进一步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加速颈椎的退行性病变进程,同时也可能引起颈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等问题。
韧带退变:颈椎的韧带如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也会发生退变,表现为韧带弹性下降、钙化等。韧带退变后对颈椎的稳定作用减弱,进一步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与其他结构的退变相互影响,加重颈椎退行性病变的程度。
四、临床表现及相关人群差异
一般人群表现: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可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神经根受压表现,或者出现下肢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脊髓受压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心悸等交感神经受刺激的症状。例如一些长期伏案工作的中年人,可能会首先出现颈部的酸痛、僵硬,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症状加重,活动后稍有缓解,但继续活动又会不适。
特殊人群差异
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颈椎退行性病变相对较少,但如果有先天发育异常或长期不良姿势等情况,也可能出现。比如长期背负过重书包的青少年,可能会导致颈椎过早出现退变迹象,表现为颈部不适、活动时可能有弹响等,但一般症状相对较轻。需要关注其姿势习惯,及时纠正不良姿势,避免影响颈椎的正常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颈椎退行性病变较为常见,且症状可能更严重。由于老年人各组织退变更明显,骨质增生可能更严重,脊髓受压等情况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出现更明显的肢体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时需要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对其他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女性: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骨代谢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加速颈椎等部位的退行性病变进程。此外,女性在孕期和产后由于身体姿势的改变等因素,也可能增加颈椎退变的风险。例如孕期随着胎儿增大,身体重心改变,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颈部不适;产后照顾婴儿等姿势不当也可能加重颈椎的负担。
有颈椎外伤史人群:这类人群颈椎已经有过损伤,后续发生退行性病变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病情可能进展更快。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颈椎情况,定期进行颈椎相关检查,一旦出现颈部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早期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