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肾结石
预防肾结石需多方面入手,一是充足饮水,成年人每天饮1.8-2.0升水,炎热等情况增饮,儿童按年龄定饮水量;二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草酸摄入,合理摄入钙,减少高嘌呤食物;三是保持健康体重,成人BMI维持18.5-23.9,通过饮食运动减重,儿童青少年也需健康生活方式;四是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控血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及时治疗;五是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加强频率,不同年龄人群按情况体检早期发现问题。
预防肾结石需多方面入手,一是充足饮水,成年人每天饮1.8-2.0升水,炎热等情况增饮,儿童按年龄定饮水量;二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草酸摄入,合理摄入钙,减少高嘌呤食物;三是保持健康体重,成人BMI维持18.5-23.9,通过饮食运动减重,儿童青少年也需健康生活方式;四是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控血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及时治疗;五是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加强频率,不同年龄人群按情况体检早期发现问题。
一、增加水分摄入
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预防肾结石的关键措施之一。人体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来稀释尿液,减少尿液中结石形成物质的浓度。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应饮用1.8-2.0升的水(根据个体情况、环境等因素可能有所调整)。对于患有肾结石风险的人群,建议白天均匀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例如,每小时可以饮用150-200毫升的水,这样能保持尿液的稀释状态,降低尿液中钙、草酸等物质达到饱和而形成结石的风险。在炎热的天气或大量出汗后,更要增加水分的补充量,因为此时身体水分流失较多,尿液会浓缩,增加肾结石的发生风险。对于儿童,也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根据年龄不同,每天的饮水量在600-1500毫升不等,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定时饮水,比如每隔1-2小时让孩子喝少量水,以维持尿液的适当稀释程度。
二、调整饮食结构
1.控制草酸摄入:
草酸是导致肾结石形成的重要物质之一,过多摄入草酸会增加尿液中草酸钙沉淀的风险。富含草酸的食物包括菠菜、苋菜、巧克力、坚果等。例如,菠菜中草酸含量较高,在食用菠菜前可以先进行焯水,这样能去除大部分草酸。对于有肾结石风险的人群,应适量控制这类食物的摄入。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过多食用高草酸食物,因为儿童的肾脏功能还在发育中,对草酸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弱。
2.限制高钙食物的不合理摄入:
并不是说要完全避免钙的摄入,而是要注意合理摄入。适量的钙摄入对身体有益,但过量或不合理的钙摄入可能会增加肾结石风险。例如,一些人认为多喝牛奶会增加肾结石风险,但其实正常量的牛奶摄入(每天300-500毫升)一般不会增加风险,反而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等。而对于一些高钙的补充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需要保证钙的摄入,但也要注意钙的摄入方式和量;对于儿童,保证正常饮食中的钙摄入即可,一般通过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来获取钙,避免过量补充钙剂。
3.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高嘌呤食物代谢后会产生尿酸,尿酸过高会形成尿酸结石。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有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患有肾结石风险的人群应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例如,每周食用动物内脏的次数应控制在1次以内,每次食用量也不宜过多。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比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以降低日后患肾结石的风险。
三、保持健康的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生风险。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维持健康的体重是预防肾结石的重要环节。对于成年人来说,要保持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之间。可以通过控制热量摄入和增加运动量来达到减重目的。例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体重情况,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肥胖。因为儿童肥胖不仅会增加当下的健康风险,还可能对其成年后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包括增加肾结石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四、控制基础疾病
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也与肾结石的形成有关。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高血糖状态下容易影响尿液的成分,增加肾结石风险。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要及时就医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控制病情,因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导致血钙升高,进而增加肾结石的发生可能。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状况的人群,在控制基础疾病时要遵循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儿童患有基础疾病时,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五、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肾结石风险因素或早期的肾结石迹象。例如,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等情况;通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内是否有小的结石形成。对于有肾结石家族史的人群、曾患过肾结石的人群等高危人群,更要加强定期体检的频率,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泌尿系统相关检查。不同年龄的人群体检频率和项目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如果有相关高危因素,也应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适当的泌尿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