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胃动力障碍引发的疾病,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功能性与胃肠动力、幽门螺杆菌、心理因素等有关,各年龄段可发病,中青年常见;器质性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有基础病及年长人群易患。症状有上腹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等,诊断靠病史、体格及辅助检查。治疗分功能型(一般及药物)和器质型(治基础病及对症),儿童、老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感等症状,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
二、分类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1.病因: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例如,约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部分患者症状改善;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易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较为常见,女性发病率可能略高于男性,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更易罹患。
(二)器质性消化不良
1.病因: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结石等。例如,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存在溃疡病灶,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胆囊炎患者因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2.人群特点:不同基础疾病对应的发病人群不同,一般有相关基础疾病的人群易出现器质性消化不良,年龄较大人群因身体机能下降,患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更易发生器质性消化不良。
三、症状表现
(一)主要症状
1.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钝痛、胀痛、刺痛等,疼痛无明显规律性,部分患者在进食后疼痛加重或缓解。
2.上腹部烧灼感:患者自觉上腹部有灼热样感觉,类似烧心的表现。
3.餐后饱胀: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觉腹部饱胀,早饱感则是指进食后不久就有饱腹感,导致进食量明显减少。
(二)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症状。长期消化不良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情况,尤其在器质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若基础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体重减轻等情况可能更为明显。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特点、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是否有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曾被诊断为胃溃疡、是否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家族中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信息。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上腹部,了解是否有压痛、包块等异常体征,但体格检查往往难以直接确诊消化不良的具体类型。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幽门螺杆菌检测等。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等情况;血生化能评估肝肾功能、血糖等指标;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等。
2.影像学检查:如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溃疡、炎症、肿瘤等;腹部B超可检查肝胆胰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协助诊断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3.胃功能检查:如胃排空试验等,可评估胃的排空功能,对于诊断胃动力障碍相关的消化不良有一定价值。
五、治疗原则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1.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浓茶的摄入等。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药物,如伴有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有上腹部疼痛、烧灼感等症状可使用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或H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
(二)器质性消化不良
1.治疗基础疾病:针对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胃溃疡患者需进行规范的抗溃疡治疗;胆囊炎患者根据病情可采取利胆、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针对消化不良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如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改善腹胀等症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消化不良可能与饮食不规律、食物不耐受、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等有关。家长应注意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喂养。如果儿童出现长期消化不良,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器质性疾病。同时,儿童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消化药物。
(二)老年人
老年人消化不良多与胃肠蠕动功能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有关。老年人应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同时,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消化不良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合理安排饮食和药物治疗。
(三)孕妇
孕妇消化不良较为常见,与孕期激素变化、子宫增大压迫胃肠道等有关。孕妇应注意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一般不建议孕妇随意使用药物,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如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如果消化不良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