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运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类型,解剖结构特殊致易骨折,病因分间接和直接暴力,不同年龄病因有别,分类包括伸直型、屈曲型、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等,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等,诊断靠X线等,治疗分非手术(手法复位外固定、牵引)和手术(移位明显等情况),康复分时机和内容,预后多数较好,预防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
一、桡骨远端骨折的定义与解剖基础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厘米范围内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桡骨远端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其关节面呈凹面,与近排腕骨构成腕关节,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长约1-1.5厘米,这些解剖特点使得桡骨远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骨折。年龄因素对其有影响,老年人骨质疏松,更容易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生活方式方面,如从事高风险运动或有跌倒等情况时,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有骨质疏松病史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几率也会升高。
二、桡骨远端骨折的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摔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至桡骨远端导致骨折;也有直接暴力作用于桡骨远端的情况,但相对较少见。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差异,儿童多因玩耍时的意外摔倒等造成骨折;青壮年可能因运动损伤等;老年人则常因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
(二)分类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时发生。X线表现为桡骨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侧面看呈“银叉”畸形,向桡侧移位则呈“枪刺样”畸形。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常由于腕关节处于屈曲位、手背着地时发生,骨折远端向掌侧及桡侧移位。
3.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的关节内骨折,骨折块包括部分关节面并向远侧及掌侧或背侧移位,同时伴有腕关节脱位。
三、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受伤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畸形,腕关节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银叉”畸形和“枪刺样”畸形;查体时可触及骨折端异常活动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骨折后肿胀等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疼痛往往较明显;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骨折后症状相对隐匿,但活动受限较明显。
(二)诊断
主要依靠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CT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骨折的细节,如关节面的情况等。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四、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手法复位外固定:对于一些移位不明显或经过手法复位后位置良好的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装置固定。外固定需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复位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和时间,一般固定4-6周。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固定时需注意调整力度,儿童要避免固定过紧影响生长发育。
2.牵引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移位的骨折,可先采用牵引的方法,如尺骨茎突牵引等,以缓解肌肉痉挛,使骨折端部分复位,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关节面破坏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开放性骨折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可采用钢板、克氏针等内固定材料。手术治疗能更好地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有利于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等,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老年人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要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
五、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
(一)康复时机
一般在骨折固定后即可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但要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不同年龄患者康复训练的开始时间和强度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儿童康复训练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影响生长。
(二)康复训练内容
1.早期康复:主要进行手指的主动屈伸练习,可握拳、伸指,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同时进行肩部的钟摆运动等,活动肩关节,防止肩关节僵硬。
2.中期康复:骨折部位有一定程度愈合后,可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训练,逐渐增加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可借助腕关节康复训练器等辅助设备进行训练,每次训练时间可延长至15-20分钟,每天3-4次。
3.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要加强腕关节的力量训练,如进行捏握力器等练习,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洗漱等,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六、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与预防
(一)预后
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预后较好,可恢复正常的腕关节功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康复不当,可能会出现腕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腕关节的功能。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差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预后相对稍差,但通过积极治疗和康复也可改善功能;儿童预后一般较好,骨折愈合能力较强,恢复相对较快。
(二)预防
1.对于老年人:要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可通过饮食或钙剂补充剂等方式;同时要注意家居环境的安全,去除障碍物,防止跌倒。
2.对于儿童: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玩耍时发生意外摔倒等;家长要注意看护,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
3.对于青壮年: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进行篮球、滑雪等运动时佩戴护具等,减少因运动损伤导致桡骨远端骨折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