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常见慢性疾病,病因有炎症、过敏、遗传因素;临床表现有鼻塞、嗅觉减退、流涕打喷嚏、头痛等;诊断方法包括前鼻镜、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治疗原则为较小息肉可药物治疗,较大或药物效果不佳则手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诊。
一、鼻息肉的定义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是一种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组织团。
二、鼻息肉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1.炎症因素
鼻腔和鼻窦的慢性炎症是鼻息肉形成的重要原因。长期的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变应性炎症等会导致鼻黏膜的水肿、充血,反复的炎症刺激使鼻黏膜上皮下的固有层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改变,进而促进息肉的形成。例如,变应性鼻炎患者由于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处于持续的变应性炎症状态,鼻黏膜水肿,反复的水肿过程可能逐渐导致鼻息肉的发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受到炎症因素的影响,儿童如果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鼻腔鼻窦炎症,也有患鼻息肉的风险;成年人长期吸烟、接触空气污染等也可能增加鼻腔鼻窦炎症的发生概率,从而增加鼻息肉的发病风险。
2.过敏因素
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接触过敏原后,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组胺等,引起鼻黏膜的过敏反应性炎症。过敏因素与鼻息肉的关系密切,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鼻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生活方式方面,经常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人群,如花粉季长时间待在户外且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人,患鼻息肉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3.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明,鼻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发生鼻黏膜的增生性改变。如果家族中有鼻息肉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鼻息肉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不同性别方面,目前并没有明确发现性别差异是鼻息肉发病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在疾病的表现和治疗反应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不过这不是由性别直接决定的,而是与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
三、鼻息肉的临床表现
1.鼻塞
这是鼻息肉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息肉逐渐增大可阻塞鼻腔,导致单侧或双侧鼻塞。鼻塞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能只是间断性鼻塞,在运动后减轻,休息时加重;重者可呈持续性鼻塞,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和睡眠。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情况,影响生长发育;成年人则可能因为鼻塞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影响嗅觉、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
2.嗅觉减退
鼻息肉会阻塞嗅区,影响气味分子与嗅黏膜的接触,从而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嗅觉减退都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例如儿童可能会影响对周围环境气味的感知,进而影响对危险气味的警觉;成年人可能会影响饮食的味觉体验等。
3.流涕、打喷嚏
部分鼻息肉患者可能伴有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这与同时存在的鼻腔炎症有关。如果是变应性因素引起的鼻息肉,流涕多为清水样涕,打喷嚏症状也较为明显;如果是感染性因素相关的鼻息肉,流涕可能为脓性涕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流涕、打喷嚏症状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而成年人可能会因为症状不特异而容易忽视。
4.头痛
当鼻息肉较大或阻塞鼻窦开口时,可引起鼻窦通气引流障碍,从而导致头痛。头痛的部位和性质因受累鼻窦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额窦受累时可能会出现前额部头痛,筛窦受累可能会出现内眦部头痛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头痛的耐受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会通过哭闹、烦躁等表现来提示头痛,成年人则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头痛的部位和性质。
四、鼻息肉的诊断方法
1.前鼻镜检查
医生通过前鼻镜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内的情况,可见鼻腔内有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新生物,形状如荔枝肉状或葡萄状。不同年龄的患者鼻腔结构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可以通过前鼻镜初步发现鼻腔内的异常新生物。
2.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鼻腔和鼻窦内的情况,能够发现前鼻镜难以发现的较小息肉或息肉的根部等。对于儿童患者,鼻内镜检查需要在合适的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配合;成年人一般可以在表面麻醉下进行鼻内镜检查。
3.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检查是诊断鼻息肉的重要影像学方法。通过鼻窦CT可以了解鼻息肉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累及鼻窦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CT检查的辐射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把控,儿童由于对辐射较为敏感,需要谨慎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防护措施。鼻窦CT可以清晰显示鼻息肉在鼻窦内的分布范围,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五、鼻息肉的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对于较小的鼻息肉,尤其是初发的、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先尝试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通过局部抗炎作用减轻鼻黏膜的水肿,从而缩小息肉体积。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儿童使用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此外,对于伴有变应性因素的鼻息肉患者,还可能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等进行联合治疗。
2.手术治疗
如果鼻息肉较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了严重的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通过鼻内镜能够精准地切除鼻息肉组织,同时尽量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以减少对儿童鼻腔鼻窦发育的影响;成年人手术则需要根据其整体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手术后还需要定期复诊,进行鼻腔的清理等后续处理,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