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什么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常见慢性胃炎类型,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药物、酒精、精神心理因素等,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诊断靠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分一般、病因、对症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它是指胃黏膜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后,出现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而胃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呈红白相间改变,有时可见散在糜烂和出血点等。
二、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Hp)是最主要的病因。Hp可通过其产生的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形成有利于Hp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损伤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大量研究表明,约70%-90%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饮食不规律:如不定时进餐、暴饮暴食等,会打乱胃的正常消化节律,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机制,增加胃黏膜受损风险,易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
高盐、辛辣、油腻饮食: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的防御功能;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长期食用可诱发慢性浅表性胃炎。例如,长期大量摄入辣椒等辛辣食物的人群,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3.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黏膜血流和黏液分泌的作用,其合成受抑制后,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
4.酒精刺激: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进而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酒精还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
5.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黏膜血管痉挛,胃黏膜血流减少,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比例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1.腹痛:多数患者有上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无明显规律,可在进食后加重或缓解,部分患者疼痛与进食无关。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不愿进食等。
2.腹胀:患者常感上腹部饱胀不适,尤其在进食后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胃黏膜炎症导致胃蠕动功能减弱,食物排空延迟所致。
3.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偶尔有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儿童患者若出现频繁呕吐,需警惕病情加重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可能。
4.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患者进食量减少,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长期可导致体重减轻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方法。通过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有无糜烂、出血等病变,并可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炎症的程度和类型。例如,病理活检可看到胃黏膜固有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尿素呼气试验:包括C-13和C-14呼气试验,患者口服特定标记的尿素胶囊后,检测呼出气体中尿素的分解产物,以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该方法无痛、无创,准确性较高。
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Hp抗体,但该方法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一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等。
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尿素酶试验,可快速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但其准确性受取材部位等因素影响。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当。
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尤其对于因精神心理因素诱发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更为重要。
2.病因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若检测证实有Hp感染,需进行根除Hp治疗。目前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的四联疗法,但需注意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根除Hp治疗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
3.对症治疗
腹痛:若患者有腹痛症状,可根据情况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炎症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腹痛症状。
腹胀、消化不良: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但儿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和禁忌。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多与饮食不规律、感染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或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保证合理的饮食摄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老年人:老年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其他疾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促胃肠动力药等时,要注意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影响。此外,老年人的胃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治疗过程中需更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的温和、规律等。
3.孕妇:孕妇患慢性浅表性胃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饮食、缓解精神压力等一般治疗措施为主。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