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齿的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治疗过程,步骤包括开髓、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填充,目的是保存患牙、消除疼痛,治疗后要注意饮食、口腔卫生并按时复诊随访,儿童、青少年、老年及特殊人群在各步骤和注意事项上有不同需关注之处。
一、根管治疗的定义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牙齿的结构包括外层的牙釉质、牙本质以及内部的牙髓腔,牙髓腔中包含牙髓组织,当牙髓受到感染、龋病等问题影响时,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的消毒,然后填充根管,以去除感染源、防止再感染并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根管治疗的步骤
1.开髓:首先需要用牙科钻头打开牙髓腔,暴露感染的牙髓。这一步是为了能够进入到牙髓所在的空间进行后续操作。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开髓时的操作力度和精准度需要根据其牙齿的发育情况等进行调整,儿童的牙齿牙髓腔相对较大且髓角较高,操作时更要小心避免穿通髓腔壁等情况。
青少年患者牙齿发育基本成熟,开髓相对成人来说操作上可能因牙齿结构特点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遵循暴露牙髓腔的原则。
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开髓时要注意血糖控制情况,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创口愈合等。
2.根管预备:使用专门的根管器械对根管进行清理和成形。要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残余牙髓等清除干净,并且将根管预备成适合填充的形状。不同牙齿的根管形态不同,例如上颌中切牙通常是单根管,而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较为复杂,有近中颊根、近中舌根和远中根等,在根管预备时需要根据具体根管形态进行精准操作。
儿童的根管相对较细,根管预备时要选择合适的小号器械,避免过度预备损伤根尖周组织。
有牙周病史的患者,根管预备时要注意防止根管内容物超出根尖孔引发牙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3.根管消毒: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以进一步杀灭根管内残留的细菌等微生物。常用的消毒药物有氢氧化钙等。消毒过程需要保证药物在根管内发挥足够的作用时间,但又要避免药物超出根尖孔对周围组织造成刺激。
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根管消毒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等的影响,尽量选择对母婴相对安全的消毒药物,并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4.根管填充:在根管消毒合适后,用填充材料将根管严密填充,常见的填充材料有牙胶尖等。填充的目的是封闭根管系统,防止细菌再次侵入,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填充时要保证材料紧密填充根管的各个部分,没有空隙残留。
老年患者由于牙齿可能存在磨耗等情况,根管填充时要考虑牙齿的整体情况,确保填充效果能够长期维持,同时要关注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全身健康问题对填充后恢复的影响。
三、根管治疗的目的
1.保存患牙:通过去除感染源等操作,使患有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的牙齿能够继续保留在口腔内行使咀嚼等功能,避免因为牙齿病变而拔除患牙。如果不进行根管治疗,感染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牙齿无法保留,需要拔除,而拔除后会影响咀嚼功能、美观等,还可能导致邻牙移位等问题。
对于儿童来说,乳牙如果因为牙髓等问题需要根管治疗,保存乳牙有助于儿童正常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发育,同时也能为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提供空间保障。如果过早拔除乳牙,可能会导致邻牙倾斜、间隙丧失等问题,影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
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无法耐受拔牙等操作的患者,根管治疗更是保存患牙的重要手段,以维持口腔的基本功能和健康状态。
2.消除疼痛:根管治疗可以去除牙髓腔内的感染物质,缓解因为牙髓炎症等引起的疼痛症状。当牙髓受到感染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后,疼痛症状通常能够得到缓解。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对疼痛更加敏感,在根管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安抚和操作的轻柔,以减轻儿童的疼痛感受和心理恐惧。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笑气等镇静方式来缓解儿童在根管治疗中的紧张和疼痛感觉。
对于患有神经病变等可能影响疼痛感知的患者,根管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其自身疼痛感知的异常可能导致对治疗效果评估的偏差。
四、根管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可能增加,所以短期内要避免用治疗后的牙齿咀嚼过硬的食物,如坚果、骨头等。建议吃一些软食,如粥、面条等。
儿童在根管治疗后,由于牙齿的恢复情况和咀嚼能力,更要注意饮食的选择,避免因咀嚼硬物导致牙齿折裂等情况。家长要帮助儿童选择合适的软食,并监督儿童的咀嚼习惯。
老年患者牙齿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等情况,根管治疗后更要注意饮食的调整,防止治疗后的牙齿因为咀嚼硬物而受损。
2.口腔卫生: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按时刷牙,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可以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等。
儿童的口腔卫生需要家长的协助和监督,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牙膏等口腔护理产品。例如3岁以下儿童可以使用少量(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防止吞咽过多牙膏。
对于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患者,根管治疗后更要加强口腔卫生护理,因为这类患者本身口腔卫生状况相对较差,需要更加严格地维护口腔清洁,以促进根管治疗后患牙的恢复和预防其他口腔问题的发生。
3.复诊随访:按照医生约定的时间进行复诊,一般根管治疗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检查根管填充情况、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情况等。如果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复诊。
儿童患者由于牙齿处于发育阶段,复诊随访更加重要,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根管治疗后牙齿的恢复以及对恒牙胚的影响等情况。例如要观察乳牙根管治疗后对继承恒牙萌出方向、时间等的影响。
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行动不便等情况,家属要协助老年患者按时复诊,确保根管治疗后的患牙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和长期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