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上颌窦炎症是怎么回事
两侧上颌窦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因有感染、鼻腔疾病影响及其他因素,急性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分泌物多、鼻塞及全身发热乏力等,慢性为局部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分泌物黏稠及全身轻微症状等,诊断靠症状询问、鼻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急性用药物及鼻腔冲洗,慢性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需考虑不同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病因情况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细菌可引起两侧上颌窦炎症。例如,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细菌容易侵入上颌窦,引发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两侧上颌窦炎症。在生活中,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也会增加细菌感染上颌窦的风险。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可能是两侧上颌窦炎症的初始因素,如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上颌窦炎症。
2.鼻腔疾病影响
鼻炎:急慢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可影响上颌窦的引流。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鼻腔黏膜过敏性炎症反应,出现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上颌窦开口阻塞,使上颌窦内的分泌物难以排出,容易引发两侧上颌窦炎症。不同年龄的人群,鼻炎的诱发因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引发过敏性鼻炎,而成人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后未及时治愈等原因导致鼻炎进而影响上颌窦。
鼻息肉:鼻息肉可阻塞上颌窦开口,导致上颌窦通气和引流不畅,长期可引起两侧上颌窦炎症。鼻息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过敏、炎症等,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鼻息肉,但在青少年和中年人群中相对常见。
3.其他因素
外伤:面部外伤,如拳击伤、车祸等导致上颌窦部位受伤,可能破坏上颌窦的正常结构,使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引发两侧上颌窦炎症。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外伤导致上颌窦炎症,但在从事高风险职业(如运动员、建筑工人等)的人群中风险相对较高。
游泳呛水:游泳时如果呛水,污水可能进入鼻窦,其中的细菌等病原体可引起两侧上颌窦炎症。儿童在学习游泳时,如果呛水处理不当,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二、临床表现
1.急性两侧上颌窦炎症
局部症状:患侧面部疼痛或压痛,疼痛可放射至头部,如头顶、额部等。急性上颌窦炎时,患者可感觉上颌窦区域有明显的胀痛或跳痛。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部位,但会表现出烦躁、哭闹等异常行为。同时,鼻腔分泌物增多,多为脓性分泌物,鼻塞症状较为明显,可影响呼吸,尤其在夜间,儿童可能因鼻塞而出现睡眠不安稳的情况。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升至38℃-39℃左右,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成人发热时可能感觉明显的身体倦怠,而儿童发热可能伴有精神萎靡等表现。
2.慢性两侧上颌窦炎症
局部症状: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鼻腔分泌物可为黏脓性或脓性,量一般较少,但较黏稠。患者可能有头部沉重感或闷痛,疼痛程度相对急性炎症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儿童慢性上颌窦炎症时,可能会出现长期的鼻腔不适、间断性鼻塞等情况,影响其日常的呼吸和生活质量。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乏力等表现,与急性炎症相比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学习)造成长期影响。
三、诊断方法
1.症状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鼻塞、流涕、面部疼痛或头痛等情况,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对于儿童,要了解家长观察到的相关异常表现,如是否有哭闹、睡眠障碍等情况。
2.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内的情况,如鼻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是否有息肉、分泌物等,还能观察上颌窦开口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开口阻塞等问题。鼻内镜检查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儿童在检查时可能需要在适当的镇静下进行,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3.影像学检查
鼻窦CT:鼻窦CT是诊断两侧上颌窦炎症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鼻窦CT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侧上颌窦的黏膜是否增厚、窦腔内是否有积液、是否存在骨质破坏等情况。例如,急性两侧上颌窦炎症在CT上可表现为上颌窦黏膜增厚、窦腔内有密度增高影等;慢性两侧上颌窦炎症可见上颌窦黏膜增厚较明显,窦腔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等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鼻窦CT检查时,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合理控制辐射剂量,但鼻窦CT对于明确两侧上颌窦炎症的病变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四、治疗原则
1.急性两侧上颌窦炎症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同时,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缓解鼻塞症状,但使用时间一般不宜过长,避免引起药物性鼻炎。还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患者,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体耐受性,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药物。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冲洗液浓度,避免冲洗压力过大对儿童鼻腔造成损伤。
2.慢性两侧上颌窦炎症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等方法。对于部分伴有过敏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果存在鼻息肉等解剖结构异常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在治疗儿童慢性两侧上颌窦炎症时,要综合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明显解剖结构异常(如鼻息肉、上颌窦开口阻塞等)的患者,可考虑行上颌窦穿刺冲洗、上颌窦根治术等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
两侧上颌窦炎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详细的症状询问、鼻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根据急性和慢性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