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肾积水怎么回事
右肾积水是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致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等的病症。常见病因有尿路梗阻(先天性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后天性如结石、肿瘤、腹腔病变压迫等)和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表现有无症状或腰部胀痛、排尿异常、肾功能损害等;诊断靠超声、CT、MRU等影像学及尿常规、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治疗需去除病因(如先天性狭窄手术、结石取石、肿瘤切除、神经源性膀胱相应治疗)及对症缓解肾积水(肾功能严重受损时肾造瘘引流)。
一、常见病因
1.尿路梗阻
先天性因素:
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较为常见,这会导致尿液从肾脏流向输尿管的通道受阻。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肌肉和纤维组织发育异常,影响尿液正常通过。在儿童群体中,这种先天性结构异常是引起右肾积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因排尿异常等表现就诊发现。
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也是先天性因素的一种情况,会阻碍尿液从输尿管向膀胱的输送。
后天性因素:
成年人中,泌尿系统结石是导致尿路梗阻引起右肾积水的常见原因。比如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结石可堵塞输尿管,使尿液排出不畅。如果患者有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水过少、饮食中高钙或高嘌呤等,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对于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右肾积水情况。
泌尿系统肿瘤也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右肾积水,如肾盂癌、输尿管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会阻塞尿路,随着肿瘤的增大,梗阻情况可能逐渐加重。
腹腔内的病变也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梗阻,如肠道的肿瘤、异位血管等,这种情况在成年人中也时有发生,一些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因局部粘连等情况导致输尿管受压。
2.神经源性膀胱
对于特殊人群如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例如患有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疾病的人群,可能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其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尿液不能正常从膀胱排出,进而反流至输尿管、肾盂,引起右肾积水。这类患者往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需要综合评估神经系统病变情况来处理右肾积水问题。
二、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
在一些病情较轻、进展缓慢的右肾积水患者中,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例如某些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程度较轻的患儿,可能在体检时通过超声等检查偶然发现右肾积水,而自身没有排尿异常、腰痛等不适表现。
2.有症状情况
腰部胀痛:是较常见的症状,由于肾盂肾盏扩张,肾包膜受牵拉引起。如果是尿路结石导致的右肾积水,患者可能会有较为剧烈的肾绞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排尿异常:如果是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右肾积水,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排尿异常表现。在老年人群中,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疾病引起的右肾积水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排尿功能减退等情况,需要仔细鉴别。
肾功能损害表现:长期严重的右肾积水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对于儿童患者,长期肾积水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肾功能受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等功能。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简便无创。可以清晰显示肾脏的形态、肾盂肾盏扩张情况等。通过超声检查能初步判断右肾积水的程度,例如根据肾盂分离的程度将肾积水分为轻度(肾盂分离1-2cm)、中度(肾盂分离2-3cm)、重度(肾盂分离>3cm)等。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适用,婴幼儿也可以进行超声检查来评估右肾积水情况。
CT检查:能够更精确地显示尿路梗阻的部位、病因等。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如怀疑有泌尿系统肿瘤、腹腔内病变压迫输尿管等情况,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例如通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以清晰看到输尿管内是否有结石、肿瘤等病变。
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尿路梗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等不适合做CT增强检查的患者。它可以三维显示尿路形态,有助于明确梗阻部位。在儿童和一些特殊体质人群中,如果超声和CT检查有局限性时,MRU可以作为进一步的检查手段。
2.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等,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情况。如果右肾积水合并尿路感染,尿常规中会有白细胞增多、红细胞等异常。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正常尿液成分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可以通过尿常规初步筛查是否有相关并发症。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功能情况。长期严重的右肾积水会导致肾功能受损,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会升高。对于老年人群,本身肾功能可能有一定减退,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右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治疗
对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多采用手术治疗,如肾盂成形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决定。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要更加精细,以尽量减少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可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例如儿童患者一般尽量选择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而成年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石方式。
对于泌尿系统肿瘤: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等治疗。手术方案会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确定。对于老年肿瘤患者,还需要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来制定手术及后续治疗方案。
对于神经源性膀胱:需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改善膀胱排尿功能,可能采用间歇导尿、药物治疗等方法来缓解肾积水情况。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2.缓解肾积水对症治疗
如果患者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可能需要进行肾造瘘等引流手术,以暂时缓解肾积水对肾脏的压迫,保护肾功能。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患者,肾造瘘是一种重要的过渡治疗手段。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等原则,防止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