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髓炎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初期炎症,去除刺激后炎症可消退;不可复性牙髓炎包括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病急、疼痛剧烈,慢性一般无剧烈自发痛但有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其病因有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及不同年龄易患情况)、物理因素(创伤、温度刺激)、化学因素(药物及充填材料刺激)。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X线、温度测试),治疗原则为可复性牙髓炎用间接盖髓术,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先应急处理再根管治疗,慢性用根管治疗术,治疗时需考虑特殊人群情况。
一、牙髓炎的定义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包含神经、血管等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当各种致病因素侵袭牙髓时,牙髓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即为牙髓炎。
二、牙髓炎的分类及特点
(一)可复性牙髓炎
1.特点:是牙髓组织的初期炎症,相当于牙髓的“充血”阶段。多由龋病等引起的轻度刺激导致,去除刺激后,牙髓的炎症可消退,牙髓功能可恢复正常。患牙遇冷、热温度刺激或酸甜化学刺激时,立即出现瞬间的疼痛反应,尤其对冷刺激更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很快消失。
2.年龄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与口腔卫生状况、是否容易接触致龋因素等生活方式相关,如口腔卫生不良、经常进食高糖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患龋进而引发可复性牙髓炎。
3.病史影响:有龋齿等牙体硬组织疾病的病史,或者有过牙齿外伤等可能影响牙髓的病史。
(二)不可复性牙髓炎
1.急性牙髓炎
特点:发病急,疼痛剧烈。疼痛性质具有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在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的自发性尖锐疼痛,疼痛可分为持续过程和缓解过程,具有阵发性发作或阵发性加重的特点;夜间痛,患者常常在夜间疼痛加重,且疼痛不能自行定位,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
年龄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中口腔卫生差、饮食习惯偏好高糖食物等是诱发因素,病史方面多有龋齿等牙体疾病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
2.慢性牙髓炎
特点: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但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疼痛症状不如急性牙髓炎剧烈。可表现为钝痛、胀痛等,患者可定位患牙。检查时可发现患牙有深龋洞或其他近髓的牙体损害,去净腐质后可见穿髓孔,探诊敏感。
年龄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与长期的口腔不良状况相关,比如长期存在龋坏等情况未得到处理。
病史影响:有较长时间的牙齿不适病史,如长期的冷热刺激痛未重视等。
三、牙髓炎的病因
(一)细菌感染
1.主要致病菌:主要是链球菌、乳酸杆菌等。细菌通过牙体缺损处(如龋洞)侵入牙髓,在牙髓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例如,龋病是细菌感染导致牙髓炎最常见的途径,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刺激牙髓,引发炎症。
2.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牙齿矿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喜欢吃甜食,口腔卫生清洁相对不彻底,更容易发生龋坏进而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牙髓炎;老年人由于牙龈退缩等原因,牙根暴露,也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牙髓炎症。
(二)物理因素
1.创伤: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如咀嚼硬物、交通事故等导致的牙外伤,可引起牙髓出血、充血,进而发展为牙髓炎;另外,牙科治疗过程中的意外损伤,如高速手机操作时产热过多、充填材料刺激等也可能损伤牙髓引发炎症。
2.温度刺激:过冷或过热的温度刺激可引起牙髓的反应,如果长期反复的温度刺激,超过了牙髓的耐受限度,就会导致牙髓炎症。比如长期饮用过烫的茶水、吃过于冰冷的食物等。
(三)化学因素
1.药物刺激:在牙科治疗中使用某些药物不当,如深龋治疗时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消毒药物,可刺激牙髓引起炎症。
2.充填材料刺激:某些充填材料具有化学刺激性,如不合格的树脂材料等,长期接触牙髓可引起牙髓的慢性炎症反应。
四、牙髓炎的诊断方法
(一)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可复性牙髓炎:患者有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痛。检查可见近髓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缺损。
2.急性牙髓炎:有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等典型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较深的龋洞或其他近髓的病损,探诊患牙穿髓孔时疼痛剧烈。
3.慢性牙髓炎:患者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可定位患牙,检查可见患牙有深龋洞,去净腐质后可见穿髓孔,探诊敏感,温度测试可出现迟缓性疼痛反应。
(二)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可帮助了解牙齿的龋坏程度、牙髓腔情况以及根尖周组织的状况,对于诊断牙髓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比如可以发现龋洞与牙髓腔的关系等,但对于牙髓炎症的直接诊断不是特异性的。
2.温度测试:可用于判断牙髓的状态。对于可复性牙髓炎,温度测试表现为患牙对冷、热刺激出现一过性敏感;急性牙髓炎温度测试时,疼痛加剧,且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慢性牙髓炎温度测试可出现迟缓性反应。
五、牙髓炎的治疗原则
(一)可复性牙髓炎
1.治疗方法:去除刺激因素,消除炎症,恢复牙髓的正常状态。一般采用间接盖髓术,在接近牙髓的龋洞处放置具有安抚、保护牙髓作用的药物,如氢氧化钙制剂,观察一段时间,若牙髓症状消失,可进行永久充填。
2.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因紧张不配合治疗;老年人由于牙髓组织本身的退行性变,治疗时要更加谨慎操作,尽量减少对牙髓的刺激。
(二)不可复性牙髓炎
1.急性牙髓炎:应急处理是缓解疼痛,然后进行牙髓治疗。应急处理可采用开髓引流,即打开髓腔,使炎性渗出物引流出来,减轻髓腔压力,迅速缓解疼痛。后续再进行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充填根管。
2.慢性牙髓炎:主要采用根管治疗术,通过彻底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消除牙髓炎症,保存患牙。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损伤恒牙胚等;老年人若患有牙髓炎,要综合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耐受情况,必要时可分次进行治疗。
总之,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牙髓组织炎症性疾病,了解其定义、分类、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牙髓炎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