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持续感染性炎症,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等致病因引发,有增生型、纤维型、隐窝型等病理类型,具局部和全身症状、体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等诊断,需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肿瘤鉴别,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包括增强免疫力、局部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手术有指征和禁忌证,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慢性扁桃体炎的定义
慢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持续感染性炎症,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二、病因
1.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时,隐窝内上皮坏死,细菌及炎性渗出物聚集其中,隐窝引流不畅,导致病原体滋生繁殖,反复感染,使扁桃体炎症迁延不愈,逐渐转为慢性。儿童及青少年因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急性扁桃体炎易反复发作,更易引发慢性扁桃体炎。
2.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长期存在于扁桃体隐窝内,不断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扁桃体慢性炎症。例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长期在扁桃体隐窝内定植,刺激扁桃体组织,引起炎症持续状态。
三、病理类型
1.增生型:多见于儿童。扁桃体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增多,结缔组织增生,扁桃体慢性充血、肿大,突出于腭弓之外。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反复刺激时,易出现这种增生型的慢性扁桃体炎,可能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
2.纤维型:多见于成人。扁桃体淋巴组织萎缩,被纤维组织替代,扁桃体小而坚韧,常与腭弓及扁桃体窝粘连。成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稳定,但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组织纤维化,出现纤维型慢性扁桃体炎。
3.隐窝型:扁桃体隐窝内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及细菌聚集而形成脓栓,或隐窝口因炎症瘢痕粘连,内容物不能排出,形成囊肿或小脓肿。隐窝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其扁桃体隐窝内的病理改变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反复,且脓栓等物质的存在会持续刺激扁桃体组织。
四、临床表现
1.症状
局部症状:常有反复发作的咽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患者可自觉咽部不适、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儿童患者可能因扁桃体过度肥大,出现呼吸不畅、睡眠打鼾、吞咽困难等症状,影响生长发育。例如,儿童在睡眠时因扁桃体肥大导致气道梗阻,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缺氧等情况,进而影响智力发育和身体的正常生长。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这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病原体及其毒素不断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全身出现非特异性症状。
2.体征:扁桃体及腭舌弓慢性充血,扁桃体表面可见瘢痕,凹凸不平,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有时可挤出脓栓。医生通过检查口咽部可以发现这些典型的体征,有助于诊断慢性扁桃体炎。
五、诊断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发作的次数、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及治疗情况等。如果患者有反复多次的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且每次发作后扁桃体炎症未能完全消退,就需要考虑慢性扁桃体炎的可能。
2.体格检查:检查扁桃体的大小、形态、颜色及隐窝口情况等。同时,还要注意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等情况。例如,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可能呈不同程度的肿大,表面有瘢痕、隐窝口有异常分泌物等。
3.实验室检查: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检查不是诊断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依据,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怀疑有细菌感染的严重情况时,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有炎症存在。
六、鉴别诊断
1.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扁桃体增大,但表面光滑,无反复炎症发作史,隐窝口无脓栓等异常表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扁桃体可能出现生理性肥大,这与慢性扁桃体炎的反复炎症刺激不同。
2.扁桃体肿瘤:扁桃体肿瘤较少见,但需要与慢性扁桃体炎鉴别。扁桃体肿瘤多表现为一侧扁桃体迅速增大,或伴有溃疡、坏死等表现,通过活检可明确诊断。例如,扁桃体恶性肿瘤患者,扁桃体肿物生长迅速,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与慢性扁桃体炎的缓慢病程及典型体征不同。
七、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增强免疫力:鼓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扁桃体炎的发作次数。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保证其充足的营养摄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等,保持口腔清洁,减轻局部炎症。含漱液可以清除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及分泌物,缓解咽部不适症状。
抗生素治疗:在急性发作期,可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应根据病原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例如,对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或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及吞咽功能;或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或扁桃体角化症及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例如,对于因扁桃体肥大导致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手术切除扁桃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禁忌证:急性炎症期一般不宜手术,应在炎症消退2-3周后进行;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者;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手术需谨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压未控制时;妇女月经期间及月经前期、妊娠期等一般也不宜手术。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慢性扁桃体炎时,家长需密切关注其呼吸、睡眠及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出现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导致睡眠中打鼾、缺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同时,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休息,以促进机体恢复。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慢性扁桃体炎时,用药需谨慎。非手术治疗是首选,如局部含漱等。在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果需要手术治疗,应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及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患慢性扁桃体炎时,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非手术治疗时,要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时,要严格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