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做肾结石手术风险大吗
老年人做肾结石手术存在多种风险,机体功能方面心肺、肝肾功能减退及凝血功能变化会增加相关风险,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也会提升手术风险;手术方式中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微创手术如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也有各自风险;可通过术前全面评估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精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合理康复来降低风险。
一、手术相关风险因素
1.机体功能方面
心肺功能:老年人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例如,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能下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也会减弱。在肾结石手术过程中,手术的创伤、麻醉的影响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肺的负担。若心肺功能较差,可能导致术中术后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呼吸功能不全等风险。研究表明,老年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异常,这会增加手术相关的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肝肾功能: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通常有所减退。肾脏是肾结石手术相关操作涉及的重要器官,而肝脏参与药物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肾功能减退可能影响机体对手术相关药物的排泄,增加药物在体内蓄积的风险;肝功能减退可能影响麻醉药物等的代谢过程,进而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恢复。有数据显示,老年患者中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使得手术中药物的使用和术后的恢复需要更加谨慎评估。
凝血功能:老年人的凝血功能可能出现变化,如血小板功能可能下降、凝血因子活性可能改变等。在肾结石手术中,手术创面可能会有出血情况,若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就会增加术中出血过多或术后出血不止的风险。例如,一些老年患者可能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等)或自身存在凝血系统疾病,导致凝血功能紊乱,从而使肾结石手术的出血风险升高。
2.基础疾病方面
高血压:老年肾结石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会使血管处于紧张状态,在手术过程中,血压的波动可能较大。血压过高可能导致手术中血管破裂出血等风险增加;血压过低则可能影响手术区域的血液供应,不利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研究发现,高血压老年患者在肾结石手术中,血压控制不佳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
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肾结石患者也是手术风险较高的人群。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可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而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的风险。同时,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可能影响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导致术后恢复相对缓慢。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肾结石手术后,发生切口不愈合、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的概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显著升高。
冠心病:患有冠心病的老年肾结石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因为手术和麻醉的刺激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心脏的耗氧量,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容易引发心脏方面的并发症。临床统计显示,合并冠心病的老年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二、手术方式对风险的影响
1.开放手术风险
开放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于老年人来说,术后恢复较慢。由于手术切口较长,涉及的组织损伤较多,老年患者的机体修复能力较弱,所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开放的肾结石取石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能较微创手术高一些,这与老年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以及手术创伤大等因素有关。
2.微创手术风险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虽然是微创手术,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仍存在一定风险。手术需要建立经皮肾通道,可能会出现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情况。由于老年患者的肾脏组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萎缩、血管硬化等情况,出血的风险相对增加。而且在建立通道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容易损伤周围的肝脏、脾脏等脏器。另外,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肾周血肿等并发症,尤其是那些凝血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该手术需要将输尿管软镜通过尿道、膀胱、输尿管插入肾脏进行碎石。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能存在尿道狭窄、输尿管迂曲等情况,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同时,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而且术后患者的恢复也需要关注,因为老年患者的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出现感染等情况。
三、降低手术风险的措施
1.术前评估与准备
全面的身体检查:术前要对老年患者进行详细的心肺功能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测定等)、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机体状况。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要积极进行治疗和调整,将血压、血糖等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内,优化心脏功能等,以降低手术风险。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要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稳定在相对安全的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药物调整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多学科协作:由泌尿外科、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等多学科医生共同参与老年肾结石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例如,麻醉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尽可能减少麻醉对患者机体的不良影响;心内科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为手术中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提供指导等。
2.术中监测与操作
严密的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当发现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当血氧饱和度下降时,要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精准的手术操作:手术医生要具备丰富的经验,操作要精准轻柔。在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微创手术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过度损伤组织,减少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在建立经皮肾通道时,要准确选择穿刺部位,缓慢进针,避免盲目操作导致周围脏器损伤。
3.术后护理与康复
密切的术后观察:术后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尿液情况等。例如,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感染迹象;观察尿液的颜色、量等,及时发现泌尿系统出血等并发症。
合理的康复措施: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鼓励患者早期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继续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和监测,如糖尿病患者继续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继续控制血压等。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老年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身体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