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开刀风险大吗
肾结石开刀手术有一定风险,受术中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术中风险及术后感染、肾功能影响、结石复发等术后风险影响,患者自身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影响风险,通过全面术前检查、纠正基础疾病、改善一般状况等术前评估与准备,术中精细操作、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切口护理、泌尿系统监测、基础疾病监测与管理等措施可降低风险,现代医疗下其风险可控。
一、手术风险的总体概况
肾结石开刀手术即肾结石开放手术,其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而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代肾结石开放手术的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但仍存在一定潜在风险。
(一)术中风险
1.出血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周围血管导致出血。肾脏血运丰富,若手术操作不当,例如在分离结石周围组织时,容易撕破血管,引起较大量出血。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如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出血风险会增加。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病史的患者,术前需积极纠正凝血功能,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2.周围脏器损伤风险:肾脏周围毗邻肠道、血管等重要脏器,手术中可能误损伤周围脏器。例如,在显露肾脏时,可能会损伤肠道,引起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这与手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肾脏局部解剖变异等因素相关。对于解剖结构变异的患者,手术难度增加,周围脏器损伤风险相对升高。
(二)术后风险
1.感染风险:术后切口可能发生感染,也可能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与手术切口的大小、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等有关,营养不良的患者切口愈合能力差,感染风险较高。泌尿系统感染则与术后留置尿管等操作有关,尿管留置时间过长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对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感染风险较年轻患者更高。
2.肾功能影响:手术可能对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手术中肾脏的血供暂时受阻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肾功能短暂性受损。对于术前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这种影响可能更为明显。例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本身肾脏储备功能差,手术操作对肾脏的刺激可能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恶化。
3.结石复发风险:虽然手术去除了当前的结石,但肾结石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术后患者的代谢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结石复发风险。如果患者存在高钙尿症、尿酸代谢异常等代谢问题,且术后未进行相应的代谢调整,结石复发几率会增加。比如,尿酸结石患者术后如果不控制尿酸水平,很容易再次形成尿酸结石。
二、影响手术风险的相关因素
(一)患者自身因素
1.年龄:
儿童患者:儿童肾结石相对较少见,但手术风险有其特殊性。儿童肾脏体积小,解剖结构相对稚嫩,手术操作难度大,对手术者的操作精细度要求高。而且儿童术后恢复能力虽相对较强,但感染等风险仍需关注。例如,儿童术后切口感染的愈合过程与成人不同,需要更精心的护理。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手术的整体风险。高血压患者术中血压波动可能较大,影响手术操作及脏器血供;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感染风险升高。
2.性别:一般而言,性别对肾结石开刀手术风险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有差异。例如,女性患者骨盆解剖结构可能对手术入路有一定影响,但现代手术入路选择多样,这种影响已可通过手术技巧弥补。
3.生活方式:
吸烟患者: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增加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吸烟导致血管痉挛,减少组织血供,对于手术切口的愈合不利。
肥胖患者:肥胖患者手术操作难度增加,因为肥胖导致腹部脂肪厚,显露肾脏等结构困难,术中操作空间受限,容易增加周围脏器损伤风险。同时,肥胖患者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4.病史:
既往肾脏手术史:既往有肾脏手术史的患者,肾脏局部解剖可能发生改变,再次手术时粘连情况复杂,增加了术中出血及周围脏器损伤的风险。例如,既往肾脏手术导致肾脏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再次手术分离时容易损伤周围组织。
泌尿系统感染病史: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更高。因为术前存在感染病灶,手术操作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者术后尿液引流不畅等因素诱发感染。
三、降低手术风险的措施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1.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或CT等检查,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结石情况。通过详细的检查,准确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凝血状态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例如,通过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手术者规划手术路径。
2.纠正基础疾病: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前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通过调整饮食、药物等使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以降低手术风险。
3.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应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状态,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例如,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二)术中操作要点
1.精细操作:手术者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在分离组织、显露结石及处理周围结构时要轻柔、准确。对于肾脏血供的处理要精准,避免过度损伤血管引起出血。在处理周围脏器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通过精细操作降低周围脏器损伤风险。
2.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结石大小、位置、数量及肾脏局部解剖等,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于一些适合微创手术的患者,可选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方式,相对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降低手术风险。例如,对于单发的、位置较适宜的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较好的选择。
(三)术后护理与监测
1.切口护理:密切观察术后切口情况,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对于老年患者、营养不良患者等切口愈合可能较慢的人群,更要加强切口护理,预防切口感染。
2.泌尿系统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尿液情况,观察有无血尿、感染等情况。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要做好尿管护理,定期更换尿管,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降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3.基础疾病监测与管理: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继续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如血压、血糖等,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总之,肾结石开刀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术中精细操作及术后合理的护理与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