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腔黏膜白斑

来源:民福康

口腔黏膜白斑是癌前病变,病因包括局部刺激因素(吸烟、饮酒、口腔局部机械刺激、不良饮食习惯)和全身因素(维生素缺乏、微循环障碍、遗传因素、其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好发部位(颊、舌等)、病损形态(斑块状、皱纹纸状等)及恶变倾向;诊断需临床检查结合组织病理检查,需与白色角化病等鉴别;治疗包括去除刺激因素、药物和手术治疗;预防要避免不良刺激、定期口腔检查、增强机体免疫力。

一、定义

口腔黏膜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以白色斑块或斑片为主要表现、不能被擦去、也不能诊断为其他明确口腔疾病的损害,属于癌前病变。

二、病因

1.局部刺激因素

吸烟:吸烟是口腔白斑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口腔白斑的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烟草燃烧产生的多种化学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可对口腔黏膜产生慢性刺激,导致黏膜上皮异常增生。不同的吸烟方式,如吸烟的频率、烟的种类(如卷烟、雪茄等)以及吸烟的持续时间等,都与口腔白斑的发生相关。例如,每天吸烟时间较长、烟焦油含量高的人群,患口腔白斑的几率更高。

饮酒:过量饮酒也可能与口腔白斑的发生有关。酒精对口腔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长期大量饮酒会破坏口腔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黏膜发生异常病变的风险。

口腔局部机械刺激:不合适的假牙、锐利的牙尖、不良的修复体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可导致黏膜反复损伤,进而引发白斑。例如,长期存在的残根残冠,其锐利的边缘不断摩擦相应部位的口腔黏膜,经过长期的慢性刺激,就可能促使口腔黏膜白斑的形成。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进食过烫、过辣的食物,会对口腔黏膜造成热损伤和化学刺激,影响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增加口腔白斑的发病可能性。

2.全身因素

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缺乏时,可影响上皮的正常分化,导致黏膜角化过度,容易引发口腔黏膜白斑。维生素B族缺乏也可能与口腔黏膜的营养代谢障碍有关,进而增加口腔白斑的发生风险。

微循环障碍:机体存在微循环障碍时,会影响口腔黏膜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使黏膜组织的代谢处于异常状态,可能促使口腔白斑的发生发展。例如,一些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微循环紊乱,从而增加口腔白斑的患病几率。

遗传因素:部分研究发现,口腔白斑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对口腔白斑相关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使得具有遗传背景的人群在相同的环境因素刺激下,更易发生口腔黏膜白斑。

其他系统疾病:如贫血、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都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整体生理状态,间接导致口腔黏膜的微环境改变,增加口腔白斑的发生风险。例如,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机体对口腔黏膜病变的监视和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口腔白斑。

三、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

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以颊、舌、唇、腭等部位较为常见。其中,颊黏膜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约占口腔白斑发病部位的一半以上。

2.病损形态与表现

斑块状: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斑块,边界清楚,稍高于黏膜表面,质地中等,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粗糙感。例如,颊黏膜上的斑块状白斑,大小可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皱纹纸状:多见于口底及舌腹部位,病损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明显的皱纸样纹理,触之柔软,但病变较深在。患者可能会有粗糙感、刺激痛等症状。

颗粒状:多见于颊黏膜口角区,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病损间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患者可感觉局部有刺激痛。

疣状:损害呈乳白色,厚而高起,表面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多发生于牙龈、上腭等部位,病变范围较局限,触之较硬。

3.病情进展与恶变倾向

口腔白斑有一定的恶变倾向,一般来说,白斑的类型、部位、大小、吸烟史等因素与恶变风险相关。例如,颗粒状、疣状、溃疡状等类型的白斑恶变可能性相对较高;发生在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区等危险区域的白斑,恶变风险也较大;白斑面积较大(直径大于2cm)、吸烟量大、病程较长的患者,恶变几率相对更高。一旦发现白斑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增厚、破溃、硬结等,应高度警惕恶变的可能,需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吸烟史、饮酒史、口腔局部刺激因素等,然后进行口腔全面检查,观察白斑的部位、形态、大小、颜色等临床表现。例如,仔细查看白斑是否有粗糙感、是否伴有糜烂或溃疡等情况。

组织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口腔黏膜白斑的重要依据。医生会取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变化,判断是否存在上皮异常增生以及增生的程度等情况。上皮异常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级,重度异常增生与原位癌、鳞状细胞癌密切相关。

2.鉴别诊断

白色角化病:多由长期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如吸烟、佩戴不合适的假牙等。病损为灰白色或白色的斑块或斑片,边界不清,去除刺激因素后,病损可逐渐变薄或消退。组织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上皮过度角化,没有上皮异常增生。

白色海绵状斑痣: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损为灰白色或乳白色的海绵状斑块,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多个部位,双侧对称发病。组织病理检查可见上皮增厚,棘细胞层增生,细胞内水肿等表现。

扁平苔藓: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损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白色条纹、斑块、丘疹等,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左右对称。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上皮不全角化,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等特征,与口腔白斑的病理表现有所不同。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去除刺激因素:首先要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去除不良修复体、锐利牙尖等局部刺激因素。例如,对于因吸烟导致的口腔白斑患者,必须严格要求其戒烟,同时检查并处理口腔内的不良刺激物。

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口腔白斑的药物,但可根据病情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如维生素A或维A酸类药物,有促进上皮角化恢复正常的作用。不过,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对于有恶变倾向的白斑,如重度异常增生、怀疑恶变的病损等,应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要彻底,并且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2.预防

避免不良刺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长期吸烟、饮酒,减少过烫、过辣食物的摄入。同时,要及时处理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和锐利牙尖等,防止对口腔黏膜的长期刺激。

定期口腔检查:尤其是有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口腔黏膜的异常病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全面检查。

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口腔白斑的发生风险。例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了解疾病
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主要是指生长在患者口腔黏膜的白色斑片或斑块,一般不易被擦去。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口腔黏膜白斑是怎么回事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病因可能有吸烟、饮酒、口腔刺激、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 1.吸烟 吸烟是口腔黏膜白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能导致口腔黏膜角化异常。 2.饮酒 长期饮酒可能增加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风险。 3.口腔刺激 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如尖锐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等,
口腔黏膜白斑日常应注意什么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黏膜白斑日常应注意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病情监测等。 1.心理护理 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冥想等方法缓解情绪,尽量不要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免对疾病的预后产生影响。 2.口腔护理 患者平时还需要注意口腔的护理,坚持使用淡盐水漱口,有利于减少口腔内的细菌,预防病原菌感染,促进口腔
口腔黏膜白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黏膜白斑可能是由于外界刺激、营养元素缺乏、致病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外界刺激 长时间抽烟喝酒会导致大量乙醇、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并且会导致局部黏膜生长受限从而引起疾病。 2.营养元素缺乏 口腔黏膜的生长需要营养支持,如果是存在营养元素缺乏,黏膜弹性便会下降,生长也会受限制
口腔白斑病怎么引起的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白斑病一般是指口腔黏膜白斑,口腔黏膜白斑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吸烟、饮食刺激、感染等因素诱发的。 1、吸烟 烟草中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如果长时间吸烟,有害物质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进而促进黏膜进一步恶性分化,诱发口腔黏膜白斑。 2、饮食刺激 若长时间进食过冷、过热、坚硬的食物,可能会刺激或者损伤口腔
口腔白斑病如何治疗啊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白斑病一般指口腔黏膜白斑,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做到饭后漱口,还需避免进食辣椒、洋葱、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有利于加快身体康复。 2.物理治疗 患者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电凝治疗、冷冻疗法等方法治疗,有
口腔白斑病治疗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白斑病即口腔黏膜白斑,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去除刺激因素,比如及时不要抽烟喝酒、停止咀嚼槟榔等。饮食方面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过酸、过冷、过烫、过辣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时漱口、刷牙。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A、维生
口腔黏膜白斑怎么治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遵医嘱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如避免再口嚼槟榔、积极不要抽烟喝酒等,有利于治疗口腔黏膜白斑。 2、药物治疗 病情严重时,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E、维A酸等药物来保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治疗口腔黏膜白斑。一般等到症状得
口腔白斑病可以自愈吗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白斑病是指口腔黏膜白斑,一般无法自愈。 口腔黏膜白斑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的白色斑片或斑块,是癌前病变的一种。其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但常与长时间吸烟、喝酒、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一般无法自愈,而且尚无根治的办法。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E、鱼肝油等药物,控制口腔黏膜白斑的扩大
口腔白斑病诊疗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白斑病一般指口腔黏膜白斑,口腔黏膜白斑诊断与治疗方式不同。 1.诊断 患者可以通过自体荧光检查、脱落细胞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式判断病变性质,如果在病理组织中发现癌细胞,可明确诊断为恶性病变。 2.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E或鱼肝油等药物治疗,改善不舒服的症状。如果病变
口腔黏膜白斑怎样治疗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等,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口腔黏膜白斑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抽烟喝酒、停止咀嚼槟榔,减少不良刺激。同时患者也要注意口腔卫生,常用淡盐水漱口。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应用维生素A软胶囊、维A酸片、鱼肝油等药物促进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
莫清波 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三甲
口腔黏膜白斑是以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和斑片为主的损害,不能定义为其他任何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癌前病损。临床上主要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两大类,它病因主要是局部刺激因素,还有某些感染因素有关,包括咀嚼烟草、吸烟、咀嚼槟榔,都是常见的理化刺激因素;另外白色念珠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会引起口腔黏膜白斑。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方案比较复杂,如果病损比较小属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