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牙齿数量随生长阶段变化,乳牙期共20颗,恒牙期共28-32颗,存在个体差异。
孩子牙齿分为乳牙和恒牙两个阶段。乳牙在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2-3岁时全部萌出,上下颌各10颗,共20颗,包括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其功能是帮助儿童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及维持颌骨发育空间。
6岁左右开始进入换牙期,乳牙逐渐脱落,恒牙依次萌出,首先萌出的是第一恒磨牙,不替换任何乳牙。12-13岁,除智齿外的28颗恒牙基本萌出,包括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智齿一般在17-25岁萌出,也可能终生不萌出,数量0-4颗不等,因此恒牙总数为28-32颗。
牙齿萌出时间和顺序存在个体差异,与遗传、营养等因素有关,如果乳牙萌出过晚或恒牙替换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发育异常或疾病因素。了解不同阶段的牙齿数量,有助于家长关注孩子牙齿发育情况,做好口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