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和口腔溃疡的区别包括定义与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1.定义与病因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属于真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伤病症,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压力、饮食不均衡、局部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
鹅口疮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常见于颊黏膜、舌、牙龈、上颚等处,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口腔溃疡口腔黏膜上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黏膜红肿,有明显疼痛感,尤其是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酸、咸、辣等)时疼痛加剧。
3.实验室检查
鹅口疮取白膜少许涂片,加10%氢氧化钠溶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和孢子。口腔溃疡一般通过临床症状即可诊断,若需要进一步排查病因,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免疫功能等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免疫异常等情况,但通常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