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感染出现的原因可能包括细菌感染、性生活因素、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医源性因素等。
1、细菌感染
女性尿道较短且与阴道、肛门距离近,易受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肠道细菌侵入,细菌通过尿道口逆行至膀胱引发感染,尤其在卫生习惯不佳时风险更高,如便后擦拭方向错误或未及时清洁。
2、性生活因素
性生活过程中,尿道口可能因摩擦或接触病原体而受损,细菌更易侵入。此外,频繁性生活或多个性伴侣可能破坏尿道局部防御机制,增加感染概率,部分患者表现为“蜜月性膀胱炎”。
3、尿路梗阻
结石、肿瘤或先天性尿道狭窄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例如膀胱结石可压迫尿道内口,使尿液反流至肾盂,引发上尿路感染,症状可能更严重。
4、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艾滋病等疾病时,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对细菌的清除能力降低。此外,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导致尿道黏膜水肿,也易引发感染。
5、医源性因素
导尿、膀胱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带入细菌。若操作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或器械消毒不彻底,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尿道感染的病因多样,需结合个人生活习惯、病史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或转为慢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