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症状和其他症状,常见治疗方法为调整生活方式、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
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1.消化不良症状
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钝痛等,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且疼痛无明显规律,与进食关系不密切。部分患者还会有腹胀感,尤其在进食后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胃动力不足,食物排空延迟所致。此外,还可能伴有嗳气,即胃内气体反流至食管和口腔排出,同时可能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表现。
2.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是因为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少数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这可能与长期受疾病困扰以及担心病情有关。
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胃部功能的调节。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同时减少饮用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刺激胃黏膜。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部负担。
2.心理调节
由于精神因素可能影响胃部的生理功能,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3.药物治疗
抑酸药适用于有反酸、烧心等胃酸分泌过多症状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能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如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对于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动力不足症状的患者,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以上药物需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