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初期表现
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和慢性期,急性发作期多夜间突然起病,累及多关节,与饮食饮酒等有关;间歇期可能无症状但血尿酸仍高,不良生活方式和年龄会影响病情发展;慢性期会出现痛风石、慢性关节炎致关节畸形等,老年及长期高尿酸未规范治疗者易进入且不良生活方式加重病变
一、急性发作期表现
痛风初期常以急性发作的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多在夜间突然起病,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膝、指、腕、肘等关节。患者会出现受累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如刀割或咬噬样,一般在数小时内症状达到高峰,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这种急性发作与患者近期的饮食(如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像动物内脏、海鲜等)、饮酒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男性相对更易在初期出现急性发作,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中高嘌呤饮食、饮酒等习惯相对更普遍有关。
二、间歇期表现
在两次急性发作之间会进入间歇期,此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尿酸水平仍高于正常。部分患者可能在间歇期未重视血尿酸的控制,若有病史且不加以干预,血尿酸会持续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逐渐进展。在生活方式方面,若仍保持高嘌呤饮食、饮酒等不良习惯,会加速病情向更严重阶段发展,年龄增长也可能使身体代谢功能逐渐下降,影响对尿酸的代谢,从而影响间歇期的病情发展。
三、慢性期表现
若痛风初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迁延不愈就会进入慢性期,此时可出现痛风石,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等部位,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结节。同时,慢性期还可能出现慢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痛风石引起的关节损伤等问题恢复能力更差;在病史方面,长期高尿酸血症且未规范治疗的患者更容易进入慢性期,生活方式上持续的不良习惯会加重慢性期的病变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