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梗阻的原因包括结石梗阻(胆管结石是最常见原因,不同年龄段可发病,饮食等生活方式及胆道病史影响风险)、寄生虫梗阻(胆道蛔虫症致梗阻及感染,儿童及卫生条件差地区人群易患)、肿瘤梗阻(胆道系统或周围器官肿瘤致胆管阻塞,中老年人易患,不良生活方式等增加风险);细菌感染方面,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等,可经梗阻胆道逆行、血行、淋巴途径感染,不同人群感染概率受生活环境等影响,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风险高。
一、胆道梗阻
1.结石梗阻:胆管结石是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原因。胆管内结石可导致胆道梗阻,胆汁排出不畅,细菌容易在胆管内滋生繁殖。例如,胆总管结石堵塞胆管后,胆汁淤积,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胆管结石,饮食不规律、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结石形成风险,有胆道病史的人群结石复发概率更高。
2.寄生虫梗阻:如胆道蛔虫症,蛔虫进入胆管可造成胆道梗阻,同时将肠道细菌带入胆管引发感染。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胆道蛔虫症相对更易发生,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3.肿瘤梗阻:胆管癌、胰头癌等胆道系统或周围器官的肿瘤可逐渐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进而引发感染。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这类肿瘤,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有家族肿瘤病史等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二、细菌感染
1.常见致病菌: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等,也可有厌氧菌感染。细菌可通过梗阻的胆道逆行侵入胆管引发感染,当胆道梗阻时,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细菌更容易侵入并繁殖。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感染细菌种类上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生活环境、基础健康状况等会影响感染概率,比如长期住院、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感染耐药菌。
2.感染途径:除了经梗阻胆道逆行感染外,还可通过血行感染,如败血症时细菌经血流到达胆道引起感染;也可通过淋巴途径感染等,但相对较少见。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血行感染风险可能增加,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也可能增加细菌侵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