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应该检查什么
血液检查包含血常规、血淀粉酶、血脂肪酶等,不同指标有不同临床意义;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和CT,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其他检查包括尿常规、生化检查、腹腔穿刺等,可辅助了解病情及诊断,不同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血液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反映炎症反应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白细胞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相对较高,若患者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感染时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血淀粉酶: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4-5天恢复正常,血淀粉酶升高对急性胰腺炎有重要诊断价值,但重症胰腺炎时血淀粉酶可能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对血淀粉酶检测有一定影响需注意。
3.血脂肪酶:血清脂肪酶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其升高的特异性较高,对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价值较大,不同性别血脂肪酶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一般男性稍高于女性。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是胰腺炎筛查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渗出等情况,能初步判断胰腺形态,但受肠气干扰较大,对于肥胖患者或胃肠道气体较多者可能影响观察效果,儿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需注意适度镇静等操作以配合检查。
2.CT检查: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明确胰腺病变程度、有无坏死及胰周渗出等情况,增强CT可更准确判断胰腺坏死范围等,不同年龄患者CT检查辐射剂量需合理控制,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CT检查。
三、其他检查
1.尿常规:部分患者可出现尿糖阳性、尿胆红素阳性等,可辅助了解患者代谢及肝功能等情况,儿童尿常规检查时需注意标本采集的规范性。
2.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肝肾功能等,急性胰腺炎可引起血糖升高、肝肾功能损害等,不同年龄人群肝肾功能正常指标范围不同,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需关注其指标变化情况,对于有基础肝病或肾病的患者,胰腺炎对其影响需综合评估。
3.腹腔穿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若怀疑有腹腔内出血、感染等情况,可进行腹腔穿刺,穿刺液若为血性、淀粉酶升高则支持胰腺炎诊断,儿童进行腹腔穿刺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注意无菌等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