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皮肤瘙痒怎么治
老年皮肤瘙痒与皮肤干燥、刺激因素、基础疾病等有关,需通过保湿护理、避免刺激、治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等缓解,老年患者用药需考虑肝肾功能,家人要协助护理及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皮肤保湿护理
老年皮肤瘙痒往往与皮肤干燥密切相关,皮肤水分丢失增加会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日常应使用温和的保湿剂,如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定期涂抹,尤其在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效果更佳,因为此时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利于保湿剂吸收,能有效锁住皮肤水分,改善皮肤干燥状况,从而缓解瘙痒。
二、避免刺激因素
穿着方面:选择宽松、柔软、纯棉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材质的衣物,化纤衣物易摩擦皮肤并产生静电,刺激皮肤引发瘙痒。对于老年女性,要注意内衣的选择,避免过紧或材质不适。
洗浴方面: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40℃为宜,过高水温会破坏皮肤表面油脂层,加重干燥瘙痒;洗浴时间也不宜过长,尽量缩短在10分钟以内;洗浴用品应选用温和无刺激的,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沐浴露。
三、治疗基础疾病
许多老年皮肤瘙痒是由基础疾病引起,如糖尿病、肝胆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以糖尿病为例,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皮肤瘙痒,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缓解瘙痒的关键,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必要的降糖药物治疗使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对于肝胆疾病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肝功能等指标,从而减轻因疾病导致的皮肤瘙痒症状。
四、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面积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也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
口服药物:抗组胺药物是常用的口服药物,如西替利嗪等,能通过拮抗组胺受体减轻瘙痒症状,但要注意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用药需谨慎。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相对减退,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尽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同时,老年患者行动相对不便,在皮肤保湿护理等方面家人要给予协助,确保患者能定期进行皮肤保湿等护理措施。另外,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皮肤瘙痒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与抗瘙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