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
胆囊炎包括急性和慢性,急性多在进食油腻后发作,右上腹剧痛可放射,伴消化道症状、发热等,Murphy征阳性,各年龄段可发病,女多,高脂饮食等增风险;慢性症状不典型,右上腹隐痛等,与急性相似,可由急性迁延而来。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多数无症状,有症状者胆绞痛等,40岁以上、女易患,肥胖等增风险;胆管结石肝外有Charcot三联征,肝内早期可无症状,有胆道蛔虫等病史者易患,长期高脂饮食等有影响
慢性胆囊炎:症状多不典型,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厌食油腻等;疼痛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但一般程度较急性胆囊炎轻;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在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方面与急性胆囊炎有相似之处,长期的胆囊慢性炎症刺激可能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肥胖、高脂饮食等因素也会加重病情。
胆结石的症状
胆囊结石: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可无症状,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主要表现为胆绞痛,多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发作,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肩背部放射;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若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可引起胆囊积水、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此时症状会加重,出现剧烈的右上腹疼痛、发热等表现。在年龄上,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较男性更易患胆囊结石,可能与女性激素影响胆汁成分等因素有关;肥胖、高脂饮食、妊娠、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等生活方式及多次妊娠等病史因素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风险。
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典型症状为Charcot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腹痛多发生在剑突下及右上腹,可为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绞痛;寒战高热是由于胆道感染,细菌及毒素入血引起,体温可高达39℃-40℃;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程度与梗阻程度有关。肝内胆管结石:早期可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和胸背部胀痛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胆管炎症状,如腹痛、发热、黄疸等,也可因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特殊倾向,但有胆道蛔虫病史、胆道感染病史等可能增加胆管结石的发病风险,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饮食等也会对胆管结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