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是心脏跳动节律异常,从频率角度有心跳过快(成人安静时超100次/分钟为心动过速)和过慢(低于60次/分钟为心动过缓);从节律角度有窦性心律不齐(多与呼吸有关,病理情况可出现)、早搏(正常节律外提前跳动,生活方式或疾病可诱发)、心房颤动(老年人多见,与多种基础疾病相关,影响泵血且增并发症风险)。
从频率角度的体现
心跳过快: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如果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就属于心动过速,这是心律不齐在频率上过快的一种表现。例如,一些人在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速,但如果是没有明显诱因的持续性心动过速,就可能是病理状态下的心律不齐。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正常心率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的心率相对较快,新生儿心率可在120-14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
心跳过慢:如果心率低于6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缓,这是心律不齐在频率上过慢的一种情况。对于一些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但如果是病理性的心动过缓,可能与心脏的传导系统疾病等有关。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出现一些与年龄相关的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减退导致的心动过缓情况。
从节律角度的体现
窦性心律不齐: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类型,多与呼吸有关,表现为窦性心律的周期长短不一,在吸气时心率稍快,呼气时心率稍慢,一般无临床意义,但在一些病理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比如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时。
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之外提前发生的一次跳动。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等。早搏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会感到心悸、心跳有停搏感等。例如,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诱发早搏;而一些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也可能导致早搏的出现。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早搏,年轻人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也容易出现早搏,老年人则可能与心脏本身的病变相关。
心房颤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心律不齐,表现为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心房颤动在老年人中相对多见,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同时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也是诱发心房颤动的重要因素。心房颤动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