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如何治疗
斜视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矫正屈光不正针对因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验光配镜很重要,婴幼儿及儿童需谨慎专业操作;治疗弱视,如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与斜视致双眼视觉紊乱有关,儿童患者需家长密切配合。手术治疗需选择时机,综合多种因素,手术方式依病因、类型、度数选择,有风险,术后需护理康复训练,儿童患者还需关注双眼视功能发育。
一、非手术治疗
1.矫正屈光不正:对于因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需进行验光配镜。例如,儿童若存在远视性屈光不正,可通过佩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从而调整眼位。这是因为屈光不正会导致双眼视网膜成像不等,通过矫正屈光不正可使双眼成像清晰,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斜视情况。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屈光状态不同,婴幼儿及儿童的屈光检查需要更为谨慎和专业的操作,以确保准确验光配镜。
2.治疗弱视:如果斜视患者伴有弱视,需要进行弱视治疗。常见的弱视治疗方法包括遮盖疗法,即遮盖健眼,强迫使用弱视眼注视,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还有精细目力训练等。弱视的发生与斜视导致的双眼视觉紊乱有关,通过治疗弱视,提高弱视眼的视力,有助于改善斜视状况。对于儿童弱视患者,家长需要密切配合,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定期复查,根据视力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选择:一般来说,斜视手术时机需要综合考虑斜视的类型、度数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对于先天性斜视,通常建议在1-2岁左右进行手术;对于调节性内斜视,首先尝试配镜矫正,若配镜后仍有残余斜视,可根据情况考虑手术,一般在患者双眼视觉发育受到明显影响时考虑手术。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耐受度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而成年患者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2.手术方式:斜视手术的方式主要根据斜视的病因、类型和度数来选择。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肌肉减弱术、肌肉加强术、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术等。例如,对于水平斜视可采用直肌徙后术等肌肉减弱或加强的方法来调整眼外肌的力量,从而矫正眼位。手术的目的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附着点位置或改变肌肉的力量,使双眼的眼位恢复正常,建立正常的双眼视功能。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眼外肌损伤等,但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操作下,风险可控。术后需要进行眼部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眼位的稳定和视功能的恢复。对于儿童患者,术后还需要关注其双眼视功能的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复查和视功能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