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弱视的症状
眼睛弱视有多种症状,包括视力下降(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视力检查有相应指标)、立体视觉功能异常(难以感知空间特性)、眼球运动异常(可能有眼球震颤)以及常伴发斜视(斜视会引发弱视且婴幼儿时期未矫正斜视易增加弱视风险)
不同年龄段表现:对于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对近物注视不敏锐;儿童时期则可能自述看远或看近不清楚,例如在看黑板上的字、玩远处的玩具时出现困难。在学龄期儿童中,视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学习成绩,因为无法清晰看到书本上的文字内容。从性别角度看,男女在视力下降的表现上并无本质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近距离用眼的儿童,视力下降可能更明显。有屈光不正病史的儿童,弱视导致的视力下降往往会使原有的屈光不正矫正效果不佳。
视力检查指标:通过视力表检查可发现,弱视儿童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例如,3-5岁儿童正常视力下限约为0.5,6岁及以上儿童正常视力下限约为0.7,如果儿童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此值,需考虑弱视可能。
立体视觉功能异常
立体视表现:立体视觉是能够感知物体远近、深度等空间特性的视觉功能。弱视儿童往往立体视觉发育不完善或缺失。在进行立体视觉检查时,如随机点立体图检查,会发现弱视儿童难以准确感知立体图像的深度、距离等信息。这会影响到他们日后从事需要精确空间判断的职业,如飞行员、外科医生等。从年龄方面来看,年龄越小的儿童,立体视觉发育越关键,弱视对其立体视觉的影响越严重。生活方式中,如果儿童缺乏足够的视觉刺激来促进立体视觉发育,也会加重立体视觉异常的程度。
眼球运动异常
眼球运动情况:部分弱视儿童可能存在眼球运动不协调的情况,表现为眼球震颤,即眼球不自主地左右、上下或旋转摆动。这种眼球运动异常会进一步影响视力,因为眼球无法稳定地注视目标。在不同性别中,眼球运动异常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但在有先天性眼部异常病史的儿童中,出现眼球运动异常的概率相对较高。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存在眼球运动异常,会严重影响其视觉发育,需要及时干预。
斜视
斜视与弱视关系:弱视常与斜视相伴发,斜视会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从而引起视觉剥夺和双眼视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弱视。例如,内斜视的儿童,一只眼睛向内偏斜,导致双眼黄斑中心凹接受的视觉刺激不同,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弱视。从性别角度,男女斜视伴发弱视的概率无明显差异。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存在斜视未及时矫正,会极大增加弱视发生的风险,因为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双眼视觉的正常建立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