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耳屎有自行清理和专业清理方法,自行清理可使用挖耳勺或冲洗法,专业清理可去耳鼻喉科就诊用器械清理或用吸引器,注意避免过度清理,儿童、老年人、耳部有疾病者有不同清理注意事项。
一、自行清理方法
1.使用挖耳勺:可选择头部圆滑的塑料挖耳勺,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将耳朵轻轻向外拉,使耳道变直,然后小心地将耳勺伸入耳道,轻轻掏出耳屎。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深入过深损伤耳道或鼓膜。一般适用于外耳道可见且较松软的耳屎,对于儿童,由于其耳道较脆弱,需格外谨慎,建议由家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操作。
2.冲洗法:可使用温生理盐水进行耳道冲洗。将身体倾斜,患耳朝上,缓慢将温生理盐水注入耳道,然后让水自行流出,重复几次可将耳屎冲出。这种方法适用于外耳道较通畅、鼓膜完整的情况。但对于儿童,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低,操作需更加小心,避免水压过大导致不适或损伤。
二、专业清理方法
1.耳鼻喉科就诊清理:当自行清理困难或担心损伤耳道时,可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使用专业的耳科器械,如耳镜、耵聍钩等进行清理。医生会在耳镜的辅助下,清晰看到耳道内耳屎的情况,然后安全地将耳屎取出。对于儿童,由于其耳道更狭窄且配合度差,医生会更加谨慎操作,可能会使用更轻柔的方式或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清理。
2.吸引法:在医院,对于较顽固的耳屎,医生可能会使用吸引器进行清理。通过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将耳屎吸出,但同样需要在良好的视野下操作,确保安全。对于有耳部疾病史或特殊情况的患者,如中耳炎患者等,医生会先评估耳部状况,再决定是否采用吸引法清理耳屎。
三、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清理:过度清理耳屎可能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导致耳道感染等问题。一般来说,耳屎会随着咀嚼、说话等动作自行排出,不需要频繁刻意清理。
2.特殊人群注意
儿童:儿童的耳道较为娇嫩,家长不要随意给儿童清理耳屎,除非发现儿童耳道内有明显较多且影响听力等异常的耳屎,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儿童活泼好动,在清理过程中要防止其头部晃动导致意外损伤。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伴有耳部皮肤松弛、耳道狭窄等情况,自行清理耳屎风险较高,建议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清理。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清理耳屎时需告知医生相关病史,医生会综合评估进行安全的清理操作。
耳部有疾病者:如患有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时,不宜自行清理耳屎,应先治疗耳部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清理耳屎,以免加重耳部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