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干眼症
干眼症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基础治疗需改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用电子设备、保持良好室内环境,还需眼部保湿用人工泪液;药物治疗有抗炎的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手术治疗可选泪小点栓塞术;其他治疗可使用湿房镜或硅胶眼罩来减少泪液蒸发。
一、基础治疗
1.改善生活习惯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减少眨眼次数,导致泪液蒸发过快。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注意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例如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等的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成年人也应每隔一段时间(如40分钟左右)让眼睛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远眺、闭目养神等方式放松眼睛。有干眼症病史的人群更应严格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室内空气干燥会加重干眼症症状,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减少过敏原,因为过敏可能诱发或加重干眼症。
2.眼部保湿
使用人工泪液:人工泪液可补充泪液,缓解干眼症状。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泪液,如普通人群可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以减少长期使用对眼表的刺激,而有眼部感染风险或长期使用情况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使用人工泪液时需特别谨慎,应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产品并严格按照正确方法使用。
二、药物治疗
1.抗炎药物
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对于中重度干眼伴有炎症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局部糖皮质激素,如氟米龙滴眼液等,但需密切监测眼压等情况,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需严格评估风险受益比,谨慎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可减轻眼表炎症反应,缓解干眼症状。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等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可能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等风险。
三、手术治疗
1.泪小点栓塞术
原理:通过阻塞泪小点,减少泪液排出,从而增加眼表泪液量。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干眼症患者可考虑该手术。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中重度干眼患者。但对于有眼部感染、泪道阻塞等情况的人群不适合。在手术前需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评估,术后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等并发症,不同年龄人群术后护理需根据其特点进行,如儿童术后要防止其揉眼等。
四、其他治疗
1.湿房镜或硅胶眼罩
作用:湿房镜或硅胶眼罩可减少泪液蒸发,为眼表提供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适用于各种类型干眼症患者,特别是在干燥环境下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对于儿童,使用湿房镜或硅胶眼罩时要选择合适尺寸,确保佩戴舒适且不影响正常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