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理特点有哪些
胰腺炎会导致胰腺病理改变及全身病理生理改变,胰腺实质有出血坏死且周围组织有病变,全身因炎症介质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循环障碍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不同年龄人群在这些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上有不同表现,高脂血症、女性特殊生理状态等也会对相关病变和功能障碍产生影响。
一、胰腺病理改变
1.胰腺实质出血坏死: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时胰腺体积明显增大,质地较软,胰腺组织可见大片出血、坏死灶,呈暗红色或棕黑色,显微镜下可见胰腺腺泡、脂肪、血管大片坏死,红细胞弥漫浸润,间质小血管壁也有坏死,常见血栓形成。这种病理改变与胰蛋白酶激活、炎症介质释放等多种因素相关,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等可加重胰腺组织的损伤,导致实质广泛出血坏死。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幼儿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对炎症介质的反应可能更敏感,病理改变可能更具特殊性;老年人则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病理过程有所不同。
2.胰腺周围组织病变:胰腺周围脂肪组织被胰酶分解,发生皂化斑。显微镜下可见脂肪细胞坏死,被钙皂沉积。此外,胰腺周围可能有炎性渗出,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炎性细胞等成分。对于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胰腺周围脂肪的皂化,因为高脂血症时血液中脂质水平高,更容易被胰酶分解产生相关病变;女性患者在某些激素水平影响下,可能对炎症的反应与男性有所不同,但在胰腺周围组织病变方面,主要还是由胰酶等因素主导。
二、全身病理生理改变
1.炎症介质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胰腺坏死组织及炎症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等,这些炎症介质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表现。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全身炎症反应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病情的急剧变化;老年人则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对炎症介质的清除能力下降,全身炎症反应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2.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微循环出现障碍。可引起各脏器的灌注不足,如肾脏灌注不足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肺部灌注不足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微循环障碍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脏的缺血缺氧情况,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女性患者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自身的血液循环状态本就与非妊娠期不同,发生微循环障碍时的表现和预后可能有差异。
3.多器官功能障碍: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可逐步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除了上述提到的肾、肺功能障碍外,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胃肠功能紊乱等。在婴幼儿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往往较为迅速,因为其各器官储备功能差;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处于衰退状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且恢复相对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