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肚子痛怎么办
急性肠胃炎肚子痛时可通过休息与调整体位、补充水分、饮食调整、局部热敷来缓解,若肚子痛持续不缓解、有严重脱水症状、发热、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一、休息与体位调整
急性肠胃炎肚子痛时,应尽量多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仰卧屈膝位,这样有助于缓解腹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不适。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轻柔地将其抱在怀中,轻轻晃动或调整姿势以让孩子感觉舒适,因为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舒适的体位能更好地减轻其腹部的不适感。
二、补充水分
急性肠胃炎往往会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身体失水和电解质紊乱。要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如果是成人,每小时可饮用100-200毫升左右的温水;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和脱水情况适当调整饮水量,一般每次可饮用10-20毫升,每隔10-15分钟饮用一次。因为腹泻、呕吐会使体内电解质随体液丢失,适量补充水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脱水进一步加重,而脱水可能会加重肚子痛等不适症状。
三、饮食调整
急性期:在急性发作期,应暂时禁食,让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一般禁食时间根据病情轻重而定,通常为数小时至12小时左右。对于儿童患者,禁食时间需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和病情变化,避免因禁食时间过长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缓解期:当肚子痛等症状有所缓解后,可逐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藕粉、蒸蛋羹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加重肠胃负担,从而加重肚子痛症状。例如,油炸食品、辣椒、冰淇淋等应避免在急性肠胃炎恢复期间食用。对于婴幼儿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辅食的选择和喂养量,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
四、局部热敷
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腹部,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一般保持在40-50℃左右。热敷能够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缓解肠道痉挛,从而减轻肚子痛。但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时更要密切关注温度和接触时间。对于成人,每次热敷时间可保持在15-20分钟左右;儿童热敷时间可适当缩短,一般为10分钟左右。不过,如果肚子痛是由于肠道感染等炎症性因素引起且疼痛较为剧烈时,热敷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肚子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严重的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等),以及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急性肠胃炎引发了肠梗阻、肠穿孔或严重的肠道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医学干预。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尽快送医,以免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