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休息饮食、口腔护理;药物治疗分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手术治疗有指征和时机要求;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有基础疾病患儿需特殊护理用药。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在饭后适当喝些温水清洁口腔;年龄稍大些的患儿可使用淡盐水漱口,每日数次,预防口腔细菌滋生,辅助扁桃体炎的恢复。
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常见的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从而控制感染。但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临床规范,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由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用药途径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因为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能直接针对病毒起到快速有效的治疗作用,但部分病毒感染也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症治疗药物:若患儿有发热症状,可根据体温及一般情况选择物理降温或适当使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等方式,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且一般情况较好的患儿;当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但需注意低龄儿童使用退热药物的相关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及医生指导使用。如果患儿咽痛明显,可适当使用一些局部含漱液等缓解症状,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等。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如果小儿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次数达5-7次及以上,已经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如导致患儿长期张口呼吸、睡眠障碍等;或者扁桃体过度肥大,已经阻碍吞咽、呼吸等功能;又或者扁桃体炎已经成为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引起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疾病时,在符合手术适应证且经过医生综合评估后,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在急性炎症消退2-3周后进行手术较为合适。此时患儿的炎症反应较轻,手术相对安全,术后恢复也相对较好。但具体手术时机还需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扁桃体炎相对较难护理,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用药需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保持婴幼儿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因扁桃体炎导致呼吸不畅而发生危险。
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果患儿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在治疗扁桃体炎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使用某些药物时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需要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充分评估其对基础疾病的影响;有哮喘的患儿在使用一些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药物时要格外小心,医生需权衡利弊后进行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