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与感染、过敏、解剖等因素有关。感染因素包括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鼻腔、鼻窦感染蔓延刺激腺样体致其增生肥大;过敏因素有变应性鼻炎等波及腺样体致其增生,其他过敏性疾病也可能相关;解剖因素包含儿童时期腺样体增生旺盛及鼻咽部结构异常影响腺样体正常状态致肥大。
一、感染因素
1.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时期,上呼吸道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如病毒(常见的有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如链球菌等)。当发生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会刺激腺样体组织,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反复的扁桃体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会使腺样体区域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引发炎症反应,进而促使腺样体肥大。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比成人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且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更容易导致感染的反复发生,从而增加腺样体肥大的发生风险。
2.鼻腔、鼻窦的感染蔓延:鼻腔和鼻窦与腺样体相邻,鼻腔、鼻窦的感染,如鼻窦炎,其炎性分泌物可经后鼻孔蔓延至腺样体部位,长期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炎症性增生。比如,鼻窦炎时,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炎症介质会不断刺激腺样体组织,使得腺样体逐渐肥大。儿童的鼻窦结构相对较浅,鼻窦黏膜较嫩,更容易受到感染的波及,进而影响到腺样体。
二、过敏因素
1.变应性鼻炎:儿童如果患有变应性鼻炎,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鼻腔黏膜会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同时,这种炎症反应也会波及腺样体,导致腺样体组织增生肥大。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患儿中腺样体肥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变应性鼻炎患儿。儿童的鼻腔黏膜较为敏感,且接触过敏原的机会相对较多,比如在花粉季节、居住环境中有较多尘螨等情况时,更容易引发变应性鼻炎,进而增加腺样体肥大的发生可能。
2.其他过敏性疾病:一些其他的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也可能与腺样体肥大的发生有关。过敏性疾病导致的全身过敏状态,会影响腺样体局部的免疫环境,促使腺样体肥大。儿童如果同时患有支气管哮喘和腺样体肥大,两者相互影响,会加重病情。
三、解剖因素
1.腺样体自身生理特点:儿童时期腺样体处于增生旺盛期,出生后即存在腺样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6-7岁时达到顶峰,之后逐渐退化。在这个增生旺盛期,如果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就更容易发生肥大。例如,正常情况下腺样体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参与局部免疫,但在儿童特定的发育阶段,其过度增生就可能导致肥大问题。
2.鼻咽部结构异常:如果儿童存在鼻咽部先天性结构异常,如后鼻孔狭窄等,会影响鼻咽部的通气和引流,使得腺样体区域的压力改变,进而促使腺样体肥大。这种结构异常可能在儿童出生时就存在,或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显现,影响腺样体的正常状态。